第72章 項羽的弱點(1 / 2)

“陛下,你不明白當時的情況,當時人心向唐,而且大臣也勸武則天,兒子比侄子親。”

“之後呢。”李世民依舊生氣。

“哦,之後發生了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

李世民又炸了:“合著還是被逼無奈!”

。。。。。張彥知道勸不住,不過張彥很有義氣的把李嗣謙帶走了。

這李嗣謙完全就是一個小可憐。

房間之外,唐朝之前的皇帝可是開眼了,女帝,這真是獨一份啊。

帶著李嗣謙逃出來後,張彥也就不管了,是討論武則天還是打孩子,都不關張彥的事。

時間還早,不可能現在吃飯,所以張彥準備再做一期影片。

【項羽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在此,先介紹一下項羽,項羽,為周王族諸侯國項國後代,姬姓,項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縣人。秦朝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

秦朝時空的項梁拿起筆墨,不敢漏下一點。他想知道為什麼會失敗,以後為什麼是漢而不是楚。

此時的項梁也明白了大一統的重要性,只不過他期望的大一統王朝,名字應該叫楚,而不是秦或者漢。

【首先是剛愎自用,項羽性格剛烈,自視過高,往往不聽取他人的意見,獨斷專行。這種性格使得他在決策時常常出現失誤,無法適應複雜的朝堂,而且會讓很多效忠於他的人心寒,比如韓信。】

【第二,便是殘忍好殺,項羽在戰場上可以說是無可匹敵,但對待敵人過於殘忍,常常進行大規模的屠殺。這種行徑雖然能暫時震懾敵人,但也容易引起敵人的強烈反抗和報復,就比如鉅鹿之戰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卒,失去了秦地的民心。】

“羽兒,記住了嗎?”

“叔父,侄兒記住了。”項籍主打一個聽話,當然,這要分誰。

【第三,忽視後方穩定,項羽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過於注重前線的軍事行動,而忽視了後方的穩定。這使得他的後方經常受到敵人的襲擾,無法為前線提供足夠的支援,這也是項羽最大的硬傷。】

【第四,分兵多處,項羽常常分兵多處,試圖同時攻擊多個敵人。這種分散兵力的做法使得他無法集中優勢兵力攻擊敵人的弱點,反而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

【第五,統籌能力有限,項羽可以說是萬人敵,率領士兵衝鋒,整個華夏曆史上沒幾個人比他強。】

【但僅僅只是帶兵衝鋒,最多是將才而不是帥才。】

【從戰爭中就能看出,項羽親自帶領的楚軍所向披靡,但其他方向的楚軍卻一直被壓著打。】

【縱觀整場戰役,項羽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一切彷彿隨心所欲。】

【這種情況如果在強大的大一統王朝作為一個將軍的存在將會名留青史,正如霍去病。】

【如果在軟弱的王朝,將會壯志難酬,正如岳飛。】

此時的岳飛有些語塞:“丞相,這是真的嗎?”

諸葛亮很實在的點頭:“鵬舉,這是你最大的缺陷,如果你能把這點缺陷改正,亮就放心了。”

岳飛失落的點頭:“丞相,我會努力。”

【歷史上的戰略家比比皆是,和項羽在同時期的韓信便是一個。】

【在項羽四處攻城掠地並且沒有目標的時候,韓信僅僅用了兩年就滅了魏、代、趙、燕、齊五國。這便是差距。】

此時的六國貴族瞪大了眼睛,兩年?這個韓信這麼厲害?

雖然透過天幕知道了韓信滅五國,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韓信只用了兩年時間。

原來所謂的五國僅僅是韓信幫助漢太祖統一天下時順手滅的。

此時的項梁鐵青著一張臉:“找機會接近韓信,把他拉攏過來,實在不行就殺了他。”

項梁怎麼可能還不知道他們錯過了什麼,這種人如果不能為我所用,必被我所殺。

【而下一個頂級的戰略家便是大唐貞觀時期的李靖和唐太宗李世民,如果說韓信是兵仙,那李靖便是軍神。】

此時在集合軍隊的李靖有些不好意思了,原來天幕對他的評價這麼高啊。

此時的唐軍也一臉崇敬的看著李靖,這些軍隊中也有不少人參與了滅東突厥的戰役,自然知道李靖的厲害。

西漢文帝時空,劉恆嫉妒的眼紅了:“李世民,你別太摳啊,用兩年怎麼了,實在不行你自己來大漢幫朕。”

劉恆沒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