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這些問題實際上是出在明太祖和太子朱標身上。】
此時的朱元璋和朱標都一頭問號,出在他們身上?
【明太祖打擊貪官是歷史上出了名的狠,但是在對待自己的孩子,那就是另一套標準,太子朱標也是一樣。】
【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派遣朱標前往朱樉的封地考察,適不適合遷都,順便看看朱樉到底幹了什麼。】
【可是當朱標回到南京後,卻把朱樉的罪行隱瞞了,還幫朱樉說好話。】
此時正在幫朱見深的馬皇后生氣了:“看來應該讓標兒長點記性了。”
朱樉驚喜的看著天幕:“大哥!真是好大哥,大哥,這次也要幫幫我啊。”
【洪武二十五年,朱樉回到封地,同年,朱標病逝,這個時候,第一繼承人是朱樉。】
【這個太子之位怎麼給都給不到朱棣頭上。】
【相對於朱樉,朱允炆雖然傻了點,蠢了點,但朱允炆是個人。】
朱允炆氣的喘著粗氣:“我謝謝你!”
【洪武二十八年,西北叛亂,朱樉奉命平叛,朱樉打仗打的沒什麼問題,但是朱樉卻抓了幾百個幼童,並且全部閹割。】
【這一下西北是徹底翻天了。】
【明太祖知道後,就下令將朱樉押解到京城,但是聖旨還沒到,朱樉就死了,被三個老婦人毒死了。】
朱樉傻眼了,怒視著下方的僕人。
【可以說朱樉完全是咎由自取,朱樉有個愛好,就是把人綁在樹上,用火燒。】
【朱樉死後,明太祖甚至不願意給朱樉一個像樣的葬禮。】
【觀爾之為,古所未有,論以公法,罪不容誅。】
【也可以說明太祖和朱標的放縱,造就了朱樉的死。】
朱標沉默了:“于謙,真的是這樣嗎?”
于謙點頭:“太子殿下,確實有你和太祖的關係。”
朱標嘆了口氣:“本宮知道了。”
【如果說其他人的身後名不好,有可能是後人篡改,但朱樉的記載絕對是真,因為記錄朱樉暴行的是明太祖本人。】
:()掌握天幕,行走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