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歷代對東三省的態度(1 / 2)

“沒問題。交給我吧。”

李世民見沒事了,就回到貞觀時空給李積下命令了。

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打過長江。

【東北三省的領土是清朝的功勞嗎?】

乾隆時空,御醫搖了搖頭,拿起藥箱準備隨時出發。

他們習慣了,每次關於大清的盤點,皇帝總是被氣一頓。

乾隆皇帝無力抬手:“你最好說好話。”

【東三省作為後世華夏的糧倉,常年霸佔糧食產量的榜首,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東三省的地圖展現在天幕上。

歷代皇帝都震驚了,那種苦寒之地竟然是後世的糧倉?能產多少糧食?

洪武時空,朱元璋眼紅了,糧倉?近在咫尺的糧倉!

“咱要發兵!咱要把長城擴建!把那裡圍起來!”

不過馬皇后說出了不同的看法:“重八,估計後世下了大力氣改造那裡,不然也不會變成糧倉。”

“咱不管那個,既然後世可以,咱大明也可以,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一百年,總之先拿下。”

永樂時空,朱棣同樣愣住了:“奴兒干都司?”

朱棣後知後覺,他現在所有的心思都在美洲大陸上,竟然忽略了家門口的糧倉。

朱見深搓了搓手:“糧倉啊,這下朕更有理由犁庭了。”

李世民同樣注視著天幕:“高句麗,你死定了,這個時空,朕不會讓你苟活。”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後世的富足,歷代百姓都知道,現在說東三省是糧倉,這下不打都不行了。

天幕空間中,李麗質一直在觀察外界的情況:“張彥,那些百姓的目光好嚇人啊。”

張彥並沒有感到奇怪:“華夏人就是個漏洞,說其他民族是戰鬥民族也就圖一個樂子。”

“說漢人是戰鬥民族,那是實事求是。”

“漢人愛種地,平時也只種地,但是如果不讓漢人種地,那漢人就會把別人種在地裡,石油會滋生美軍,肥沃的土地會滋生漢軍。”

對於這句話,古代的西域各國表示很熟悉,他們本來肥沃的土地就不多,結果這些土地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群大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傢伙。

李麗質語塞:“張彥,你能不能說的委婉一點,我大唐可不是這樣的。”

“哦。”張彥白了李麗質一眼:“麗質,你阿耶在貞觀三年說過一句話吧。”

李麗質不解:“什麼啊?”

“務使天下太平,率土服時。麗質,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

李麗質臉一紅:“我不想解釋。”

“我來解釋吧,就是希望天下太平,四方歸服。麗質,四方怎麼歸服?就憑你阿耶一句話嗎?”

這下李麗質臉更紅了:“不管怎麼說,大唐是禮儀之邦,不會做歷朝歷代的那些事。”

“禮儀之邦?七世紀最大土匪頭子的女兒竟然說出這句話?”

張彥被逗笑了:“不用掩飾,不止是大唐,歷朝歷代其實都一樣,打周邊的理由很簡單,有的時候僅僅是因為周邊國家不願意叫華夏皇帝一聲父親。”

【東三省和清王朝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不能把功勞都算在清朝頭上。】

【因為在清朝滅亡的二十年前,清朝依舊禁止漢人進入東北。】

“那是大清的龍興之地!當然不讓進!”乾隆皇帝氣炸了,這天幕就是對大清有意見。

【要知道,華夏領土能不能保留,完全是看當地漢人的比例。】

【清朝入關後,就嚴令封鎖蒙古和東三省,蒙古人和滿人不能入關,漢人不能出關。】

【以至於清朝統治的兩百多年中,蒙古和東三省一直處在一個極度落後的情況,幾乎是荒無人煙。】

清朝關外的蒙古人和滿人炸鍋了,一起打的天下,憑什麼皇帝在北京享福,他們就要在關外受苦?

僅僅一句話,關外的人也開始不滿清朝統治了,甚至有部落準備偷渡中原,和中原的反抗軍聯絡,反正現在中原各地都是漢人的反抗軍。

雙方合作,到時候一起生活在中原,反正後世就是天下大同,他們不介意讓天下大同早幾百年到來,省的到時候被黃毛欺負。

【對於清朝皇帝來說,東三省再貧瘠,再落後,也不能讓漢人進去,因為那裡是他們的老家。】

【這一切直到清朝末年,倭寇和沙俄在東三省開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