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廟號與年號(1 / 1)

妤蘭登基時,將自己年號定為燕定,年號本來是要叫宋明祖的。她覺得自己是宋朝的第一個女帝,於是想要稱祖。卻被大臣指出她所取的乃是死了之後才能有的廟號。妤蘭頓時想起了自己在漢朝時取沒取廟號她忘了,如果取了,那就是丟人丟到臣子家了。

那她現在還是沒有自己廟號的小卡拉咪,回想起當年趙禎假死之時,很快便被定下了廟號“仁宗”。每當妤蘭稱呼趙禎為仁宗時,總能看到他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不過妤蘭可不在乎這些,反正都已經這樣叫習慣了,乾脆就一直這麼叫下去,氣死那個傢伙也好!

大宋朝但凡新皇登基、大婚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發生時,朝廷往往會增加一場科舉考試來選拔人才,俗稱——恩科。

此次妤蘭即位自然也不例外,皇帝即將開設恩科的訊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整個大宋王朝。各地的學子們聽聞此訊後反應各異:有的人欣喜若狂,彷彿看到了飛黃騰達的機會就在眼前;而另一些人則對此表現得極為輕視和不屑,認為這種臨時增設的科考未必能夠真正選出賢能之才。但無論如何,總有人願意為了踏入官場、實現抱負而心動不已,同時也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對功名利祿毫無興趣。

朝堂之上,大臣們圍繞著這次恩科展開討論。一名官員向妤蘭進言道:“陛下,既然決定舉行這場科考,是否意在招攬天下英才呢?”

妤蘭微微頷首,表示肯定。緊接著,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接過話頭說道:“啟稟官家,確如大人所言。此次恩科乃是為國家選賢舉能之盛事,必當吸引眾多有志之士前來應試。”

“遙想當年嘉佑二年之時,天下賢才輩出,真可謂是群星璀璨、熠熠生輝!這其中尤以一門三蘇和同榜六進士最為引人注目,他們的才華橫溢令朕驚歎不已。朕雖貴為天子,但面對如此眾多的傑出之士,朕心甚嚮往之?若我朝此次科考能出現如此多的優秀人才,那該多好啊!蘇洵蘇軾蘇轍何在啊?”

此時身穿紅色官服的蘇轍與蘇軾,手中拿著芴板,緩緩拜了拜,“臣蘇軾蘇轍拜見官家。家父早已去世,萬望官家勿怪。”

妤蘭定睛一看,這不就是那個天天噴她,說她不守大宋禮法,又不尊太上皇得憤青嗎?看來,還是待貶一貶啊,黃州待著去吧!要不然那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怎麼出來的。

算了,如此有才的人物,就是稍微在詩句中提點她的名字,她就名留千古了。

“聽說你詩寫的不錯,蘇卿既然有如此才華,何不讓朕見識見識。”

蘇軾心想:見識,我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疾言厲色。蘇軾清了清嗓子,開口吟道:“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此句一出,朝堂之上一片譁然。眾人皆驚於蘇軾竟敢當著皇帝的面說出這般犀利的話語。

妤蘭卻輕輕一笑,“好,好詩。蘇卿果然才情不凡,這詩句看似哀怨,實則藏著一顆忠君報國之心吶。朕豈會不知蘇卿的心思,不過是借詩句抒發心中的抱負罷了。如此敢說敢做的肱股之臣古來只見魏徵罷了,如今我大宋出現這樣的大臣可見是我大宋的之幸啊!”

蘇軾愣住了,本以為要遭受貶謫,沒想到皇帝竟如此開明與不要臉,居然自比唐太宗。妤蘭接著說道:“朕希望你能將這滿腔才情用到實處,為朕出謀劃策,莫要再只以詩句暗諷朕了。朕願與諸位愛卿共創盛世,像你們蘇家兄弟這般大才之人,定能大有可為。可惜了,歐陽卿早已至仕,未能得見,也是人生一大憾事。”

蘇軾聽後,滿心愧疚高呼:“陛下聖明,臣定當竭盡所能。”又在心裡補充道:噴死你。

“張卿又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可憐朕自幼長於閨中,未曾得見如此胸襟開闊的人物,實乃人生大不幸也!人生如白駒過隙,無論男女若不能實現人生的抱負與理想,又是何等悲哀啊!爾等若忠心為國,朕在此承諾必不會讓爾等的抱負與理想紙上談兵。朕自幼盛家,常常看見平燕郡主生母衛氏,手握著李娘子鎮守娘子關圖落淚。一介女子尚且如此,何況爾等大丈夫乎。開完科考,我們該談談如何收復燕雲十六州了。”

下朝之後,各個部門就開始準備科考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