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就瘋狂起來,順手砍傷了趙棣。“都怪你們,都怪你們這些皇子皇孫不作為。”
趙棣未躲得及時,順手捂住胳膊,血液順著手臂流下來。
現場頓時亦亂做一團。
“你們這些文武大臣、皇子皇孫要是治理國家成功了,就是你們英明神武,君臣相得。
你們若是治理國家失敗了,就是我們女子紅顏禍水。
既然你們的英明神武和我們女子沒有關係,那你們失敗了,為什麼讓我們去承受傷痛。”
“是,身為皇家女子,我們是享受了榮華富貴,可你們皇子呢,就沒享受大宋的榮華富貴嗎?還有你們這些口口聲聲為了大宋的朝臣就沒得到利益好處嗎?
你們這些喪盡天良的東西,只會用我們女子的柔弱與良善來維護你們自身的和平。
你們乾脆別做官了,做老鴇子吧!逼良為娼,逼娼為良!你們的拿手好戲啊!
既然你們這些所謂的父兄,臣子將本殿下能送於金賊,那你們怎麼不將自己的兒子送出去呢?
平時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笑話!我趙瑚兒貴為帝姬,可還不是讓你們這些臣子送出去了。
你們尊的是哪門子的君家,又是哪門子的臣子。你,你們,都該死。”
她邊說邊砍,一手一個臣子,謀士。似乎都分不清人了。可趙棣突然感覺不太對勁兒
看了看被砍死的臣子,幾乎都是他趙棣這邊的得力干將。而且砍得像切瓜一樣,像是練習了無數遍一樣。
而趙瑚兒那邊的人,受重傷而死的居然都是他的眼線。她自己的人都只是受了一點輕傷。
“不對勁,不對勁啊?”
此時的他才反應過來,心中痛罵趙妤蘭與趙瑚兒。早知道趙妤蘭這人詭計多端,她們這是早就商量好的。
氣煞本王也!她們無恥啊!本王這邊人都沒有了,拿什麼爭帝位啊!
這趙妤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實在使人分不清楚她的計謀。他趙棣輸了,竟然輸在這兩個女子手上。
如果趙妤蘭知道趙棣的想法,估計會給他一嘴巴。
什麼她趙妤蘭的主意,分明是趙瑚兒的謀略好不好,天下就她趙妤蘭一人聰明嗎?
再說了,事後她趙瑚兒就是大宋第一個被冊封為女王爺,如何能不讓她心動呢?
要是她趙妤蘭出手,直接讓三個武將橫推一切好不好,還用的著如此陰謀。
只不過此事她全權交給了趙瑚兒,那不過是她趙瑚兒的投名狀而已。
“拿下吧,關入宗人府吧!”妤蘭不耐煩與趙棣演戲了,直接揮手讓人帶走這些叛賊。
發生了此事,隔日朝堂之上一片寂靜,大臣們面面相覷。
心中紛紛都在想:官家啊!你這真真假假的,就連你自己恐怕都不知道論演技,他們還嫰,還得是你趙妤蘭是個中翹楚啊!
妤蘭心想:這些大臣未必不是暗中支援趙棣的,但是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又或者他失敗了,馬上就會放棄他趙棣了。
還要求嚴懲趙棣,果然見風使舵還是得看這些人啊!他們不是袖手旁觀,坐收漁翁之利嗎?
“朕與趙瑚兒聯合肅清徐王,趙瑚兒有功於大宋,朕欲封她為賢王,不知各位卿們可有意見啊?”
小心翼翼的看著帶劍上朝的女子,紛紛投去詫異的目光。
大臣們心想:有意見怎麼著,你還能聽不成。你看看那趙瑚兒手中的劍,血跡斑斑。他們可不敢說啊!怕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妤蘭心道:各位臣子們,從此以後你們可得將尾巴藏好了,這趙瑚兒可不是個好糊弄的,有她這無視一切的決心,何事不能成啊!
“另外,還有一事,朕想著將都城設在臨安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朕想與各位卿們相商,看長安與東京,誰更適合做我大宋都城啊!”
良久,一位年輕臣子出列道:“陛下,長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且曾為多朝古都。
底蘊深厚,遷於彼處,可為我朝根基穩固之選。”話落,不少大臣紛紛點頭稱是。
但也有年老臣子站出反對:“陛下,東京雖無山川之險,然交通便利,商業繁茂。
若定都於此,可使百姓富足,國庫充盈。且如今四海昇平,軍事防禦已非首要考量。
然靖康元年,開封淪陷,我等老臣皆是擁護著高宗皇帝從東京開封府來到南京應天府登基稱帝,後在紹興八年來到臨安。
時常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