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誤己誤國?(2 / 3)

小心翼翼。

更不用說什麼不利自己或國家的事了,自己的功績豈止於一統六國、擁兵百萬、將領如雲!

怎會有害於國之事?

“父皇修築長城以抵禦匈奴,反被儒家批評!”

“為了實現全國一統,對戰百越時遭到儒家指責,稱您為好戰之君!”

“但是父皇一統六國後,赦免諸侯貴族罪罰,減輕各地賦稅,實則是為了天下的安寧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些儒學者卻視而不見,反而將天下乾旱歸咎於您的過錯,說什麼天人交感之說!”

“更有人藉機散佈謬言、混淆視聽,而父皇卻忍而不發,這不正是婦人之仁的表現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嬴子夜在眾人驚訝的眼神中,條分縷析地指出了第一條彈劾的理由。

“你……你……?”

“無知稚童,莫要口無遮攔!”

大殿之內,御史中丞淳于越已經聽得分外激動,臉頰因憤怒而漲紅,額頭上青筋爆跳。

因此,當嬴子夜的話音剛落,那位年長的臣子便怒不可遏地站了起來,情緒激動得幾乎失去了往日的禮儀和規矩,直接斥責九皇子為無知小兒。這番言論的重要性非同小可,一旦成立,儒家可能會面臨空前的危機。

面對此情此景,李斯與蒙毅對視了一眼,彼此都能看到對方眼神中的震驚。他們從未想過,過去只知享受的九皇子今日竟敢捅出這麼大的窟窿!表面上看,這像是一場針對皇帝的彈劾,實際上更像是要把儒家推向絕境。

眾所周知,儒家的力量在朝野之間僅次於秦國皇室,遍佈全境。儘管儒家門徒並未掌握兵權,但他們的影響力無處不在:學宮分佈四方,朝廷大臣中也不乏儒學家或信徒,其理念深入人心。天下讀書人,十個裡就有九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而能夠負擔讀書費用的人,多半是富貴人家,這些學者也因此成為了社會上的精英。

正是考慮到這一切,秦始皇一直以來都對儒家有所忍耐。然而,今天九皇子卻大膽地挑起了這一敏感話題,公然要求對儒家進行嚴厲處置,此舉實在是令人詫異。

“你如此對待本公子,即是蔑視皇權!”

“你該當何罪?”

見到老臣突然發作,嬴子夜毫不猶豫地反擊,指責他無禮冒犯,並將責任上升到了蔑視皇家的高度。現在的九皇子早已不同於往日,他知道彈劾之舉雖險,但仍有一定的把握不至激怒自己的“父親”。

畢竟,史書記載中秦始皇曾有過焚書坑儒之舉,他對儒家顯然並無好感。基於此,九皇子才敢如此膽大地採取行動。

“你……你……?”

淳于越既急又惱,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他剛才以幼子稱呼皇子的行為若從嚴重角度看是大不敬;但從輕角度則可以解釋為教訓晚輩。

也就是說,他的處境完全取決於陛下的心境。

就在局勢混亂時,一道拍案的聲音傳來:“肅靜!”,隨之而來的是秦始皇嚴肅的聲音令群臣們立刻安靜下來準備聽旨。讓人意外的是,秦始皇並非呵斥九皇子,而是呵斥了剛才激動的淳于越。

“陛下……”

淳于越想為自己辯解,被秦始皇打斷,示意現在是議政時刻而非爭吵之處。

“你繼續說下去!”

贏政並沒有對九皇子的言論立即表態。反而在命令九皇子繼續陳述的時候語氣顯得較為溫和,甚至流露出一絲讚賞之意,淳于越頓感大事不妙,隱隱約約感覺到儒家可能即將遇到嚴重的困境。

嬴子夜拱手作揖後繼續陳詞,“兒臣還有一項指控是關於父皇沉迷於迷信,誤己誤國。”

這句話讓滿朝文武再次陷入一片寂靜。

“誤己誤國?”

聽到嬴子夜這一說法,朝堂上大臣們面面相覷,不明白這位九公子究竟是何意。大家雖然理解何為糊塗,但對於“迷信”二字卻頗感費解。

贏政坐於龍椅之上,眨眨眼問道:“你說說看,朕何時糊塗、迷信至誤己誤國了?”

起初他還以為這個不成器的兒子會口不擇言,未曾想所指責之事竟擊中了他內心的隱秘之處。

他何嘗不曾想要整頓儒家勢力,以警示天下?

不過,天下的貴族豪紳大都是儒家之輩,所有文人墨客也深受其影響。若真要對儒家展開大規模 ,等同於向全體貴族與知識分子宣戰。如今北有匈奴覬覦,南有百越動盪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