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局越做越大(1 / 2)

麥力哥南北雙方打得死去活來。

達科達人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不時在茶館聊得飛起:

“你看這上帝養的狗,咬起來真是讓人害怕。”

“看來聖經對他們根本不管用,只能用來煽風點火,讓他們咬得更狠。”

“咱們達科達會為什麼不替天行道,收了這幫惡犬?”

“皇上說了,鄰居內戰是上帝送給達科達的最好福利,讓我們關起門來好好搞建設,別天天在這裡看熱鬧。”

“說得也是哦……”

在李傑的指導下,達科達政府沒有閒功夫在那裡吹牛逼,關起門來開始新的佈局。

可達科達陸軍一邊推行改革,一邊完成重建,組建了3支師級規模的野戰部隊,每個師大約有1萬3千人,下轄三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

步兵開始擺脫對土著人的依賴,基本上是以太平軍餘部為基礎,先後新建了九江團、池州團、安慶團、寧波團、漳州團。林啟榮、韋俊、葉芸來、黃文金、汪海洋等原本應該死在內戰中的太平軍悍將出任團長。

炮兵以毆洲白人移民為基礎進行了擴建,先後組建了鳳凰、科克、科隆、埃森、漢堡五個炮兵團。

騎兵以歸順的土著部落為基礎,組建了6個預備役團,什麼達科達團、卡尤斯團、夏延團、南風團、野馬團、切諾基團。

體能充沛的黑人也組成了布朗步兵預備役團。

東部邊境地區相繼成立了北部戰區和東部戰區兩個野戰軍指揮機構,分別以達科達城和鎮江城為中心,負責戰場環境建設。密蘇河沿線鐵路、電報、兵站相繼投入運營,部分軍營還接通了電話線。鎮江船廠也造出了第一艘炮艦,米西河艦隊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

大約有2千多名學員從戰爭學院初級班畢業,走上連排級崗位,其中有近2000名太平軍精銳。這些人大多都是身經百戰的廣西狼兵,個頭不大,作風兇悍,紀律意識又強,比土著兵更適合進行大兵團作戰。

達科達在龍江省和夏延自治區內的軍營已經悄悄建好,能夠容納3萬人同時進行軍事訓練,什麼步炮協同,騎步協同,騎步炮協同……

軍區一級開始組建直轄的重炮團、輜重團、騎兵團和野戰醫院。

至於達科達海軍,呵呵,現在已經有了8艘排水量在8000噸以上的新型戰列艦,排水量在4000噸以上的新型巡洋艦已經增加到12艘。

關鍵是這些主力軍艦都是開平皇帝親自推行矛盾計劃的產物,清一色的鋼甲艦,艦體裝甲已經躍過鐵殼、熟鐵裝甲,躍進到鋼面裝甲。

這個數字就是連正在進行轉型建設的大陰帝國海軍也垂涎三尺。

1862年夏秋,湘軍頭子左宗棠另立山頭,成立楚軍。清廷也封了左宗棠一個江浙巡撫的頭銜,讓他率軍反攻浙江。

左宗棠打仗還真沒得說,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又把浙江境內的太平軍給攆得雞飛狗跳。

達科達的船隊好像提前得到訊息似的,又跑到浙江和福建沿海撿福利,將窮途末路的侍王李世賢和他手下30萬太平軍及其家眷全給捲到了達科達,再次創造了歷年移民新高。

1863年年底,大清提前平定江南的太平軍,俘虜了李秀成等10多萬太平軍。

主掌大清朝政的恭親王鬼子六奕為了表達和達科達合作的誠意,把這些人全部送到了達科達,順便又找達科達要了一批軍火。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鬼子六還送來了從僧格林沁老家俘虜的一萬多蒙古人。

原來,為了鎮壓內地的叛亂,大清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從蒙古部落抽調一批又一批善於騎射的牧民,送上前線,最終引起了連鎖反應——蒙古人也造反了!

對於大清來說,這些人都是麻煩,對於達科達來說,這都是不可多得的人力資源,甚至是人才。

達科達陸軍終於利用善於騎馬的蒙古人建立了一個現代化騎兵團:科爾沁騎兵團,裝備的都是最先進的毛瑟騎槍。

好馬配好鞍,裕大總督的孫子志潤剛好從鋪路石學習騎兵歸來,自然成為這個現代騎兵團的首任團長。

有了太平軍餘部,達科達立即向你家那個瓜增派了整整10萬勞工和大批工程機械,加快了你家那個瓜運河的開挖速度。

相對普那馬運河路線來說,你家那個瓜運河路線雖然要長得多,但是工程技術難度要小得多,只要有足夠的人手,推進的速度非常快。

達科達政府計劃,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