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十二諸天晃了一晃,化作十二個化身落下,然後按照林陽的吩咐,向著蓬萊島的各處飛去。
卻是代替林陽本尊去搜尋這島上的其餘靈物。
至於林陽自己,卻是心念一動,自造化鼎中,取出來了一顆果實。
這果實,不是其他,正是黃中李樹所結的九個果實之一。
只見這果實之上,果然是有“黃中”兩個先天道字。
把黃中李拿到面前,香氣就更加誘人了。
這黃中李的最大功效雖然對林陽沒用,畢竟他本身境界就比大羅金仙高了,不需要這靈果來幫他。
不過這樹上結的這九個果子,卻是開天闢地以來,黃中李樹所成熟的第一批果實。
這一批果實,還是黃中李樹吸收混沌元氣而長成的。
因此,這一批果實的價值非比尋常,蘊含有大道碎片於其中。
林陽自然要嘗一嘗。
咬了一口,只覺清香之氣更是前所未有,讓人陶醉,而果肉也是入口即化,剛一落入腹中,便化作一股精純無比的五行靈氣。
這五行靈氣精純無比,既具五行,又有混沌元氣那般的玄奧,注入到林陽全身四肢百骸之中,讓林陽只感覺舒爽無比。
這一口,只怕就抵得上林陽數千年的修行了。
不只如此,元神之中,也似乎多出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這東西,便是道悟。是果實中所蘊含的大道碎片被吸收而帶來的。
黃中李樹乃是五行靈根,這大道碎片,也自然就是五行大道法則所化的碎片。
因此這一刻,林陽所感悟到的,也是五行之道。
而且是最為本源的五行之道,天地開闢之際,混沌被一分為二,成陰陽,化四象,而四象又分解為五行。
這黃中李所蘊含的五行之道,便是闡述此間的道理。
非是如此靈果,不能窺探到這樣的道妙,令得林陽不禁深深沉醉其中。
就這樣,林陽一邊參悟五行之道,一邊吃著果子,不知不覺,便把整個黃中李都給吃完了。
等到道悟結束,林陽便感覺自身的修為大增了一個元會之多,心中又不由感嘆,這黃中李樹實在是太絕了。
光是一顆果實就有如此功效,把整棵樹的本源都吸收了,那又會如何?
只是林陽既然做了決定,也不會三心二意地反悔。
林陽只是微微有些遺憾,這同一批的果子,所蘊含的大道法則碎片都是一樣的。
因此他吃一顆果實,和吃兩顆、三顆甚至九顆,都是一樣。
所以剩下的八顆果實,他如果繼續吃,那就是浪費了。
卻是要保留下來,以後用來當做禮物送人,又或者自己研究一下,煉成丹藥,卻也不錯。
畢竟傳說之中,成為太清聖人之後的老子,就是以這黃中李為主藥,煉成了功效更佳並且副作用力大減的九轉金丹。
吃一顆九轉金丹,也可以讓人立成大羅金仙,並且不會像直接吃黃中李那樣,基本上鎖死了上限,今後再也難以提升修為。
吃了九轉金丹所成的大羅金仙,雖然也有根基虛浮,修為難漲的弊端,但難是難,總的來說,卻比直接吃黃中李好了很多。
而林陽有造化鼎,以後研究一下,弄出來同樣功效的丹藥,是基本沒有問題的。
甚至於這造化鼎,其實本來就是擅長煉丹多過於煉器的。
造化鼎、乾坤鼎,雖然都有逆反後天為先天的功能,但兩者擅長還是有不同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造化鼎更擅長煉丹,而乾坤鼎則更為擅長煉器一些。
不過都為先天至寶,雖各有擅長,但其實差別也不算太大。
林陽也不求在煉器、煉丹方面有什麼太大的成就,只是偶爾需要用到一二,卻也不必太計較了。
林陽吃完了果實,煉化完了大道碎片,自覺修為又進步了許多,心中也是極為滿意。
於是,林陽便再次遁入了大地之中,一直來到這蓬萊島地底靈脈的深處。
這地底靈脈比紫府洲的還要更雄渾許多,精純的靈氣不斷撲面而來。
林陽一路徑直來到靈脈的中央之處,只見這裡果然又是一團混沌元氣,既不演化地水火風,也不分解成先天靈氣。
林陽沒有怠慢,進了其中,又自盤坐下來,開始吞吐這一團混沌元氣修行。
……
林陽在蓬萊島的地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