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無處不在的白蓮教(1 / 2)

朱棣看著面前為常茂求情的文武,心底的情緒非常複雜。

他想的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趁此時機剪除掉朱允熥的羽翼。

不過,思索再三後他還是開口,看似勉為其難地答應道:“那就依你們之言,讓常茂戴罪立功。”

聞言,眾臣工齊齊朗聲開口:“謝陛下天恩!”

這件事情得以解決後,朱棣接著處理了其他的一些事務,等到全部商議結束,太陽已然日落西山。

不得不說,朱棣當真算得上是一個勤勉盡職的好皇帝。

……

遠在前線的常茂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在生死線上走了一遭。

柳升襲營,傅忠身死,前線全軍上下都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常茂和梅殷重新收攏了大軍,退後了十里紮寨,清點傷亡後,選擇了按兵不動。

常茂經過這一戰,平時的銳氣也少了很多,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像是一個洩了氣的皮球。

以至於軍中的一切事務也都交給了梅殷來做。

好在梅殷能力足夠,將全軍上下打理地井井有條。

沒有出現過任何的不妥之處。

他看到常茂有些像是受到了打擊一樣,也是為之同情。

這兩日常茂一直如此。

可謂是愁眉不展。

畢竟好多折了的兄弟,那都是出生入死的。

稱得上異父異母的親如兄弟。

好在柳升和盛庸沒有發動進一步的攻擊,不然的話恐怕他們想要再次組織有效抵抗非常困難。

這也讓梅殷感到奇怪。

按理說敵軍接連取得了兩場大勝,應當趁勢追擊,接連南下才是,但是柳升和盛庸卻停步不前,著實讓人一臉懵。

梅殷生怕他們在醞釀什麼計劃,連忙派出去人進行打探,得到的結果卻是有些令人意外。

柳升和盛庸之所以停滯不前,正是因為山東境內白蓮教的作亂。

這場作亂波及在山東、蘇北、皖北一帶,也就是泛淮河地區,甚至是更北部,聲勢太為浩大。

因此柳升他們在知道了這件事情後,覺得他們隨時有可能會接到調令前去平叛,於是選擇了停止進軍,等待朝廷下一步的指示。

行軍打仗就是這樣,不是你隨性任意妄為的,它和政治掛鉤。

柳升和盛庸二人都是政治敏感度極高之人,他們知道此時若是趁勢進攻肯定能夠再次重創常茂,甚至打到金陵去。

但是上頭沒有指示,後方又有動亂,大機率後面會有所變動,所以他們選擇了按兵不動。

萬一上頭怪罪下來,一個督軍不利,不聽指揮的帽子扣下來,他們可是百口莫辯。

歷史上的岳飛就是吃了一個這樣的虧,導致留下千古的遺憾。

梅殷將這則訊息告訴常茂後,常茂先是一愣神,旋即感到慶幸些許的慶幸,幸虧此時出了一個白蓮教,才讓他們得以有喘息之機。

不然的話接下來他們如何還真不好說!

白蓮教起義在山東後續能夠發展哪一種地步,直接影響著很多個地方。

別看現在只是星星之火,可是一旦不及時處理掉的話,必然會掀起燎原之勢!

老將耿炳文也是深知這一點,所以也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頗重。

他從元末紅巾軍起義的時候打到現在,戎馬半生多年,已經是快要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紀。

如今竟然還要擔當起如此重任,他又怎麼不會憂心忡忡。

他已經得到了章丘城破的訊息,按理說,這些白蓮教教眾拿下章丘城應當一鼓作氣,直接殺入濟南,但是,他們卻選擇了按兵不動,頗為奇怪。

他們不再在山東西南,東南一部分肆虐,轉而北上,往山東內陸跑去一部分。

也就是山東半島靠近渤海的北部沿海地區。

耿炳文得知這個訊息後,甚是疑惑。

但是副將平安卻敏銳地嗅到了陰謀的感覺。

“耿老將軍,看來之前楊士奇的推斷是正確的!”

平安此時言語鑿鑿,頗為陰狠。

楊士奇說什麼來著?

稍微想想,耿炳文想起來了,他記得楊士奇說這些白蓮教的人是朱棣故意培養出來擾亂他們大後方的。

而山東境內還有一個小勢力。

那就是朱棣之子朱高煦的地盤樂安。

只不過朱高煦所處的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