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逸塵在與謀士們商議過後,又綜合了地方鄉紳代表反饋的情況,決定先從地方的水利設施建設入手。他親自挑選了幾位經驗豐富的水利官員,組成了一支考察隊伍,前往各地檢視水渠、河道等水利設施的實際情況。
這支考察隊伍一路奔波,足跡遍佈大永王朝的多個郡縣。每到一處,他們都詳細記錄下水渠的破損程度、水流走向以及周邊農田的灌溉需求等資訊。在一個名叫清平郡的地方,他們發現當地的主水渠因為多年的洪水沖刷,多處出現了裂縫和塌陷,導致水流不暢,大片農田無法得到充足的灌溉,百姓們為此愁眉不展。
蕭逸塵得知這個情況後,當即下令撥出專款,召集當地的工匠和百姓,準備對清平郡的水渠進行大規模的修繕。他還親自來到清平郡,現場指揮施工,鼓舞著工匠和百姓們計程車氣,說道:“各位鄉親們,本王知道這水渠壞了,大家的莊稼收成受影響,心裡都不好受。但大家放心,只要咱們齊心協力,把這水渠修好,往後的日子定會越來越好,糧食也會大豐收啊。”
百姓們看到寧王如此重視他們的生計,紛紛熱情高漲,主動參與到修繕工作中來。一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搬運石塊、挖掘土方,老人們則幫忙燒水做飯,照顧施工的眾人,婦女們也力所能及地做著一些富助的活兒,整個清平郡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在修繕水渠的同時,蕭逸塵還聽取了水利官員的建議,對水渠的設計進行了一些最佳化,增加了幾個分流口,這樣可以讓水流更加均勻地灌溉到周邊的農田,提高灌溉效率。經過數月的努力,清平郡的水渠終於修繕完成,清澈的水流順暢地流淌在渠道之中,滋潤著乾涸已久的農田。
看著農田裡重新煥發生機,百姓們歡呼雀躍,對蕭逸塵感恩戴德,還自發地在水渠邊立了一塊石碑,刻上了 “寧王恩澤渠” 幾個大字,以銘記蕭逸塵的功績。
而蕭逸塵並沒有就此滿足,他又將目光投向了其他地方的道路建設。在一些偏遠的山區郡縣,因為道路崎嶇難行,不僅百姓出行不便,而且山裡的特產也難以運出銷售,導致當地經濟十分落後。蕭逸塵決定動用自己的封地收入,招募勞工,修建連線這些山區郡縣與外界的官道。
修路的過程同樣充滿艱辛,要開山劈石、填平溝壑,但蕭逸塵時常親臨施工現場,督促工程進度,解決遇到的各種難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一條條平坦的官道逐漸在山間延伸開來,往日封閉的山區郡縣終於與外界連通起來,山裡的特產得以運往各地銷售,百姓們的收入也逐漸增加,生活慢慢有了起色。
隨著這些地方施政舉措的開展,蕭逸塵的名聲在民間越發響亮,百姓們都傳頌著他的善舉,稱他是大永王朝的福星。而朝廷中的一些官員,原本對他還心存疑慮的,看到他這般實實在在為百姓做事,也漸漸改變了看法,對他越發認可和敬佩,蕭逸塵在這大永王朝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地擴大著。
:()虎嘯乾坤:萬物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