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後宮波瀾(1 / 2)

後宮,這座看似靜謐奢華的宮廷禁地,實則暗藏著洶湧的暗流,隨時可能掀起驚濤駭浪。貴妃趙氏,自王大人倒臺後,猶如折翼的飛鳥,勢力大減,在這宮中的日子也越發艱難起來。往昔那眾星捧月般的風光不再,宮女太監們見風使舵,對她的侍奉也不如從前那般殷勤,這一切都像一根根刺,紮在她的心頭。

然而,趙氏絕非輕易肯認命之人,那股子與生俱來的野心與不甘,在心底如野草般瘋狂生長。她冷眼瞧著皇帝李軒為賑災之事忙得焦頭爛額,整日與大臣們商議對策,連後宮都鮮少踏入,心中便悄然燃起了一絲新的希望之光。她深知,這是她重新佈局、奪回恩寵與權勢的絕佳時機,只要謀劃得當,不愁沒有東山再起之日。

於是,趙氏開始在這後宮之中頻繁走動,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別有用心。她那婀娜多姿的身形穿梭於各宮各院之間,每到一處,嘴角便勾起一抹看似親切、實則暗藏算計的笑容。她先是將目光投向了幾位不得志的妃嬪,這些妃嬪或因家世平庸,在這以家世論高低的後宮中受盡冷眼;或因性格木訥,不得皇帝歡心,長期被冷落遺忘,心中滿是憤懣與委屈,仿若一顆顆蓄勢待發的火種。

趙氏瞅準時機,在御花園的一處偏僻角落,偶遇了正獨自黯然神傷的寧妃。寧妃出身小官之家,入宮多年卻未曾生育,皇帝對她幾乎視而不見。此刻,她正坐在石凳上,對著一池殘荷發呆,眼中淚光閃爍。趙氏款步上前,輕輕拍了拍寧妃的肩膀,柔聲道:“妹妹這是怎麼了?瞧這眼睛紅得,莫不是受了什麼委屈?” 寧妃受驚般抬起頭,見是趙氏,忙起身行禮,聲音略帶哽咽:“貴妃娘娘,臣妾…… 臣妾不過是感嘆這宮中歲月難熬罷了。” 趙氏拉著她的手,順勢在石凳上坐下,嘆了口氣:“妹妹所言,本宮又何嘗不知。你看看如今這後宮,皇后獨大,仗著孃家勢力,把好處都佔盡了,咱們這些姐妹,只能在這深宮中苦熬。” 寧妃一聽,心中的委屈瞬間被點燃,她咬牙切齒道:“娘娘說得是,臣妾聽聞此次賑災,皇后在物資籌備上可沒少偏袒孃家,那些災民們受苦,說不定就是因為物資都進了她孃家的口袋。” 趙氏心中暗喜,嘴上卻假意勸道:“妹妹可莫要亂說,咱們沒有證據,這話要是傳出去……” 寧妃卻像找到了發洩口,恨恨道:“娘娘,這後宮之中,誰人不知皇后的做派,還用得著證據?”

就這樣,趙氏三言兩語,便將寧妃拉攏到了自己麾下。此後,她又如法炮製,接連說服了幾位同樣心懷不滿的妃嬪,一個以她為首的小團體,悄然在後宮成形。

緊接著,趙氏便開始施展她的第二步計劃 —— 散佈謠言。她讓自己的心腹宮女,趁著給各宮送花的機會,有意無意地在宮女太監們面前透露幾句:“聽說了嗎?這次賑災,皇后娘娘可沒安好心,把最好的物資都截留了,給自己孃家享用,災區的百姓們可憐吶,到現在都吃不飽、穿不暖。” 這些宮女太監們,平日裡最愛嚼舌根,一聽這話,頓時像炸開了鍋,紛紛交頭接耳,添油加醋地四處傳播。

一時間,後宮流言蜚語如同春日裡的柳絮,漫天飛舞,無處不在。宮女們聚在井邊打水時,壓低聲音議論:“皇后娘娘平時看著挺和善的,沒想到這麼自私,這可是關乎災民生死的大事啊。” 太監們在宮道上清掃時,也搖頭嘆息:“咱這大永王朝,要是讓這樣的人掌管後宮,可怎麼得了喲。”

皇后孫氏此刻正在宮中,為災區百姓誠心祈福。她每日晨起,便沐浴齋戒,在佛堂中一跪就是幾個時辰,祈求上蒼庇佑大永王朝國泰民安,災民早日脫離苦海。當這鋪天蓋地的謠言傳入她耳中時,她剛結束祈福,起身準備用膳。聽聞此言,手中的佛珠 “啪” 地一聲掉落在地,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氣得雙唇顫抖:“本宮一心為後宮安穩、為王朝祈福,她們怎能如此汙衊!” 身邊的侍女們嚇得慌忙跪地,大氣都不敢出。

孫氏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之人,她深知此刻憤怒無濟於事,必須冷靜應對。她深吸一口氣,緩緩坐下,閉上眼睛,片刻後,睜眼說道:“本宮絕不會任由她們胡言亂語,壞了後宮規矩,亂了朝局人心。但此刻不可打草驚蛇,需先收集證據,查明真相,再向皇上稟明一切。”

翠兒,這位一直忠心耿耿追隨皇后的宮女,再次挺身而出。她身形嬌小,卻透著一股機靈勁兒,眼神明亮而堅定。翠兒深知此事關乎皇后聲譽、王朝穩定,容不得半點馬虎。她向皇后屈膝行禮,聲音清脆響亮:“娘娘放心,奴婢定當竭盡所能,協助娘娘查明真相。這些造謠之人,定不能讓他們逍遙法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