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舊的道袍,頭戴斗笠,步伐悠然。他的出現,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在沂水,他吃石頭的奇事早已傳得家喻戶曉,百姓們對他充滿了好奇與敬畏。
人群中,幾個好事者按捺不住,開始起鬨:“道長,再給我們表演吃石頭唄!”“是啊是啊,上次沒看夠呢!”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聲音越來越大,將王清虛圍得水洩不通。
王清虛臉上依舊掛著那副溫和的笑容,他不緊不慢,彷彿對這樣的場面早有預料。他微微俯身,隨手從路邊撿起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緩緩放入口中。隨著“嘎吱嘎吱”的聲響,石頭在他口中逐漸化為碎屑,他咀嚼得津津有味,彷彿那不是一塊石頭,而是世間難得的美味。
周圍的人看得目瞪口呆,有人忍不住發出驚歎,眼神中滿是震撼與崇拜;也有人露出懷疑的神色,交頭接耳,小聲嘀咕著,以為這是某種障眼法或魔術。“這怎麼可能?石頭怎麼能吃呢?肯定是耍了什麼把戲。”一個年輕人皺著眉頭,滿臉狐疑地說道。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一位富家公子分開人群,大步走了過來。他身著華麗的錦袍,頭戴鑲玉的冠冕,腰間掛著一塊價值不菲的玉佩,舉手投足間盡顯傲慢。他叫趙凌,是沂水當地有名的富戶趙家的獨子,平日裡養尊處優,目空一切。
趙凌滿臉不屑,上下打量著王清虛,嘴角掛著一絲嘲諷的冷笑:“哼,我看你就是在故弄玄虛,這世上哪有人能吃石頭,不過是些糊弄人的小把戲罷了。”說罷,他轉身對身旁的家丁吩咐道:“去,給我找一塊最大、最堅硬的石頭來,我倒要看看他還能不能吃得下去!”
家丁們不敢怠慢,立刻四處尋找。不一會兒,幾個家丁費力地抬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回來了。這塊石頭足有磨盤大小,表面粗糙,質地堅硬,普通人就是用錘子砸,也得費一番力氣。
趙凌得意洋洋地看著王清虛,挑釁道:“你要是能把這塊石頭吃了,我趙凌從此對你心服口服,要是吃不了,就別在這裝神弄鬼,趕緊滾出沂水!”
周圍的百姓們見狀,都為王清虛捏了一把汗。這麼大、這麼硬的石頭,別說是吃,就是看著都讓人害怕。大家的目光紛紛投向王清虛,只見他神色平靜,眼中沒有一絲慌亂。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伸出雙手,輕輕接過石頭。那石頭在他手中,彷彿變得輕巧無比。
王清虛深吸一口氣,將石頭舉到嘴邊,緩緩張開嘴巴。眾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他。只見王清虛的牙齒咬在石頭上,發出“咔咔”的聲響,竟然真的咬下了一塊石頭。他開始咀嚼,臉上的表情輕鬆自在,彷彿正在享受一頓豐盛的美食。
隨著王清虛的咀嚼,石頭逐漸變小,碎屑不斷被他嚥下。不一會兒,那塊巨大的石頭竟然真的被他吞入了腹中。周圍先是一片死寂,緊接著,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百姓們紛紛鼓掌叫好,對王清虛的奇能更加信服。“道長真是神人啊!”“太厲害了,這簡直是神仙下凡!”眾人的誇讚聲此起彼伏。
趙凌的臉色卻變得十分難看,他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原本自信滿滿的他,此刻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下來。他怎麼也沒想到,王清虛真的能吃下這麼大的石頭。在眾人的注視下,他的臉一陣紅一陣白,覺得自己顏面盡失。
但趙凌心有不甘,他還想再刁難王清虛,剛要開口,卻被周圍百姓的指責聲淹沒:“你這公子,怎麼能這樣呢?道長都證明了自己,你還想怎樣?”“就是,人家道長有真本事,你就別再鬧了。”百姓們紛紛站出來為王清虛說話,趙凌自知理虧,不敢再言語,灰溜溜地帶著家丁離開了。
經此一事,王清虛的名聲在沂水傳得更遠了。不僅是沂水本地的百姓,就連周邊城鎮的人也都聽聞了他的奇事,紛紛慕名而來,只為親眼見識一下這位能吃石頭的奇人。而王清虛,依舊是那副淡然的模樣,繼續著他在沂水的生活,偶爾為百姓排憂解難,他的故事也在這片土地上越傳越神,成為了人們心中永恆的傳奇 。
縣衙驚現食石奇人
沂水的街頭巷尾,人人都在談論王清虛吃石頭的奇事,這股熱潮如洶湧的潮水,迅速蔓延至縣衙。彼時,縣令李豐正坐在書房中,審閱著堆積如山的公文。他是個心思細膩、好奇心極重的人,平日裡就對世間的奇聞軼事格外上心。當聽聞王清虛的事蹟後,他手中的毛筆瞬間停住,眼中閃過一絲興奮與好奇。
“來人吶!”李豐高聲喚道,聲音在書房中迴盪。
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