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一起下鄉的同志,互相幫助,取長補短不是應該的嗎?”
“男知青挑水撿柴、鋤地澆水都是體力活,而女知青只需要做飯洗碗,這不也是互相幫助嗎?”
鍾情真的無語了,這是什麼狗屁男主,就這種思想,女主到底是怎麼看上他的?
“那你倒是說說她們三個有什麼長處?”鍾情冷笑,“而且互相幫助體現的是在互相上,而不是像她們這樣只知道佔別人的便宜!”
“你要說互相幫助,那你也可以幫忙做飯啊,說實話挑水撿柴並不難,而且又不是要挑多少水,我相信女知青們應該也都能做到,要不讓男女知青都輪流做飯吧,挑水撿柴也都輪流來。”
鍾情說的是真話,她剛剛聽到張志傑說的老知青那邊的男女分工就覺得有點不妥了。
做飯洗碗看上去很輕鬆,而挑水撿柴是體力活,分工安排好像是男知青在遷就女知青,但其實不然。
做飯洗碗是要做一日三餐的,早上本來就要早起上工,女知青還要犧牲睡眠時間提前起來做飯,中午下了工也要急匆匆回來做飯洗碗,中午休息的時間也不剩多少了。
累了一天,晚上下工回來還要做飯洗碗。
而挑水撿柴呢,一天挑兩缸水應該夠用了吧?兩個女知青一起抬水,也用不了多長時間,起碼比做三餐飯的時間短多了。
撿柴也不需要每天撿,而且貓冬之前,是要多撿點柴回來囤著的,這是集體活動,女知青也是要去的。
女知青乾的活根本不比男知青少,但這些男的卻都在說是男知青在幫助女知青,鍾情就覺得很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