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產量嘛,”旅長微微一笑,故意賣了個關子,“你們不妨猜猜看。”
指揮部內頓時響起了一片討論聲,眾人紛紛猜測著這款新型飛機的產量。
“我猜,至少能有個三五架吧!”一位師長試探性地說道。
“三五架?那未免也太小看呂華同志的能耐了,”另一位參謀長接過話茬。
語氣中透露著幾分篤定,“我估摸著,至少能有個二三十架!”
旅長聽著他們的猜測,不禁笑出了聲,擺擺手說道:“哈哈,你們都猜得太保守了。
呂華同志跟我說,這款飛機的設計思路相當前衛。
生產線也經過了精心的調整和最佳化,產量將會非常驚人。
只要材料和工人到位,月產上百架根本不在話下!”
“什麼?每個月能生產上百架?”眾人驚呼道,這個訊息實在是太震撼了。
“沒錯,”旅長點了點頭,“而且,這款飛機不僅方便實用,成本也相對較低。
未來,我們可以大量裝備前線部隊,提高我們的運輸和偵查能力。
甚至可以以大叢集的模式,出其不意地投入對鬼子的作戰中去!”
聽到這個訊息,指揮部內的氣氛頓時變得熱烈起來。
眾人紛紛議論著這款新型飛機將會給戰爭帶來的巨大改變,臉上洋溢著激動和期待的神情。
“好了好了,”旅長見狀,及時打斷了大家的討論,“雖然前景一片光明,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大原那邊就算加班加點,也得等一兩個月後才能讓咱們用上這新飛機。”
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所以,咱們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接下來的這場仗,到底該怎麼打?!!”
截止到目前為止,鬼子在平漢沿線佈防了二十萬頭鬼子和二十萬餘偽軍,可謂是兵強馬壯。
八路軍這邊,則坐擁六個40系主力師,共計七萬兩千餘人。
十二個鬼械師,也就是使用繳獲鬼子裝備的主力師,共計十四萬四千餘人。
還有二十萬裝備老舊漢陽造之類老式裝備的主力師,約二十萬人。
除此之外,還有後勤民兵組織約十餘萬人。
哦!對了,還有那正在加班加點生產的火箭彈,目前配備了一百輛,共計一千六百個發射單元。
至於那155mm榴彈炮,由於產量實在有限,因此配備給了六個主力師。
可以說,為了應對此次作戰行動,八路軍除李雲龍那三個師,主力盡出。
這樣的兵力跟鬼子相比,40系無疑能對鬼子的主力精銳形成碾壓之勢。
鬼械師受限於人員訓練水平,略遜於鬼子精銳師團。
至於老師裝備的主力師,額……應該可以碾壓偽軍!
總而言之,雙方的兵力水平可謂是旗鼓相當。
能否取得此次作戰的勝利,看的就是雙方的戰略調動能力和指揮水平了。
“總部已給出明確指示,此次作戰行動,我們將採取‘拖’字戰術。
目前敵強我弱,但我們的發展速度迅猛,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越有利。
在此過程中,我們不應過分糾結於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應專注於消滅鬼子的有生力量。”
前線總指揮繼續道,“呂華同志曾提到,鬼子的精銳部隊主要集中在前期部署的上百萬大軍中。
只要我們能成功消滅這部分力量,並隨著後續40系裝備的逐步到位,我們有信心在兩三年內將鬼子徹底趕出華夏去!”
前線總指揮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因此,這場戰鬥我們只許勝不許敗,也必將取得勝利!”
他接著詳細布置戰術:“在此戰中,我們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結合地形和靈活戰術與鬼子周旋。
我們要集中優勢兵力,在運動中精準打擊敵人。
同時,情報的蒐集與分析也是關鍵,只有知己知彼,我們才能百戰百勝。”
眾將領聽後紛紛點頭,深知此戰對於整個華夏民族的重要性。
他們必須竭盡全力,才能對得起那些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對得起那些為了民族解放事業而犧牲的英烈們。
“前線總指揮,你就下命令吧,咱們一定堅決完成任務!”
“對,前線總指揮,你就說吧,讓咱們怎麼打?”
眾人紛紛請戰,士氣可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