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於茫茫雪原之上,偶然發現一對母女凍僵於雪地之中,身上已覆蓋了一層薄薄的雪花。
宮女心生慈悲,遂將其救回飄雪宮。
在飄雪宮眾姐妹的多番調養之下,母女二人脫離死神的魔爪,恢復如昔。
母女感激飄雪宮之恩德,欲拜入飄雪宮門下。
然,飄雪宮宮規森嚴,從不輕易收納門徒,故未即刻答允。
母女二人於飄雪宮內暫居,接受飄雪宮的考察。
居住期間得知母女二人之過往。
母親盛芳雪,女兒思辰,本是前往少林尋找悟惠大師。
當年,悟惠大師僅只一名不見經傳的小和尚,下山執行方丈之命時,不慎負傷,流落於一處山腳下的小村莊。
彼時,他邂逅了村中善良淳樸的姑娘盛芳雪,兩人一見傾心,再處生情。
兩人情愫暗生,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月餘後,悟惠傷好,貪戀私情滯留村中,遲遲未歸。
一日,悟惠收到少林傳信,信中所述,悟惠的師傅——也就是當時的少林方丈瞭然大師,圓寂西歸。
聞此噩耗,悟惠毅然決然地留下書信以及身懷三月有餘身孕的盛芳雪,獨自返回北少林。
悟惠不負恩師栽培之恩,回北少林後繼任方丈之位,統領少林。
自悟惠離開後,從此便石沉大海杳無音信,令盛芳雪陷入了無盡的等待與思念之中。
盛芳雪只知悟惠出家之前的俗名——方辰,卻並不知當今赫赫有名的少林方丈悟惠大師,就是當年與自己情深義重的小情郎。
辛苦打探十數載的堅信打探與漫長等待,終於蒼天不服痴情女,盛芳雪於無意中得知,少林悟惠方丈便是當年那青澀的小情郎。
盛芳雪大喜過望,帶著悟惠的女兒思辰,踏上前往北少林尋找悟惠的漫漫征程。
豈料,抵達少林之後,卻被拒之山外。
“去去去,方丈大師豈是想見就能見的。別在這礙眼。”守門僧不耐煩地說道。
“煩請小師傅通稟,便說盛芳雪求見悟惠大師,方丈大師自會知曉。”盛芳雪並不言棄,向另一位守門僧懇求道。
或許正是天無絕人之路。
恰於那日,逢一位新入門的小和尚當職,於是心地善良的新進山小弟子,果真替她通傳。
然而,此訊息究竟如何的輾轉傳遞,又是否真正傳到了悟惠本人耳中,卻無人知曉。
直至天色漸晚,方有小和尚回報:方丈言明,並不認識什麼盛芳雪,請她們即刻離開少林。
此資訊猶如晴天霹靂,令盛芳雪惱怒,誤會悟惠薄情寡義,竟一病不起。
女兒思辰心急如焚,一路尋醫問藥,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銀錢,最後飢寒交迫之下,潦倒於飄雪宮附近。
飄雪宮掌事宮女樣雀,聽完這段悽美的故事後,勃然大怒。
堂堂一派宗師,不僅犯了色戒,還如此薄情寡義,負情冷血,當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
飄雪宮掌事宮女樣雀,性情剛烈,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她仗義相幫盛芳雪母女,尋上北少林,請求悟惠認下妻女。
然而,悟惠大師身為堂堂少林方丈,身份尊貴,豈肯輕易承認兒女私情,
他堅守佛門清規,決然否認母女二人。
少林以“毀謗少林,詆譭方丈”之名,打傷樣雀,拋之山下,絲毫未見其慈悲之心。
豈知樣雀心內鬱結,又自覺愧對於母女二人,內傷拖至數月,始終不愈。
最終,醫師無奈,嘆氣搖頭,告知她已無力迴天,需準備後事。
樣雀自知時日無多,遣人前往武林盟,捎去資訊,渴望臨終之前,能夠再見宮主最後一面。
畢竟,於武林盟侍奉宮主的那些時日,早已與宮主結下深厚的情誼,堪比姐妹。
這份深情厚誼,令人為之動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