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少年道士(1 / 2)

北宋年間,真宗第六子趙禎繼位,改元乾興,時年十三歲。乾興元年初期,由章獻明肅皇后劉氏垂簾聽政。

時值主少國疑,保皇一黨與皇太后一黨黨爭不斷,以致朝野動盪,政事堆積,民間水深火熱,國力日漸衰落。

大遼趁機屯集重兵於雁門關外,枉顧兩國締結條約,縱兵殺燒搶掠,更使百姓飽受煎熬,受戰亂之苦,流離失所。

且說“下有蘇杭,上有天堂。”在杭州西湖邊上,背靠北高峰,面對飛來峰,有一座靈隱寺,寺內香火鼎盛。

皆因寺內有一座濟公殿,傳說頗為靈驗,引的有遊人如織,士子成群,無數女子到此締求良緣!

而從靈隱寺往東去,在那西湖深處有一座荒山,荒山山腰,有一間不大的道觀,破敗不堪。

道觀的大門一正一斜,靠掛在門框上,眼看搖搖欲墜,就要傾倒;道觀的圍牆更是不過齊腰高的土牆,這裡缺一塊,那裡少一塊,看著坑坑窪窪,破破爛爛;道觀的門楣上書著三個大字“朝天觀”。

朝天觀門前右側,緊挨著院牆,有一片整理過的菜地,種著些許綠葉,隨風搖擺,點點青綠點綴其間。

進了道觀大門,一條鵝卵石鋪成的小道直通正殿,院牆左側,一顆有氣無力的梨樹迎風招展,樹下一口水井,寫著“游龍井”三個字。

井邊一張石桌,三張石凳,石桌上雕刻著一副棋盤,略帶斑駁,顯然歲月久遠。

從院中看去,道觀只有正殿一間,以及左右偏殿各一間,左側偏殿靠近院牆處,則是一間小小的廚房。

此時時近中午,正殿內一人也無,空蕩蕩的蒲團上方,一支線香飄飄渺渺,遮擋的三清法相越發模糊不清,反而有些仙風道骨之意。

可惜三間房都已經年久失修,雖然不至於漏雨,但也好不到哪裡去,一切盡顯歲月滄桑之意,三清石像雖然破舊,但也一塵不染,顯然每日都在打理。

凝神細聽,可以聽到左側偏殿內,一聲嘆息悄然響起。

偏殿內,一道身影悄然坐起,打量四周,從身形上看,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一身漿洗的略微發白的青色道袍,頭上用木簪挽著一個髮髻,雙眼略帶茫然,顯然意識還沒有完全清醒。

許久之後,少年道士嘆息一聲,無奈笑道:“又重新來過了麼?”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蘇昱辰,也是破碎虛空的雲飛揚。

話說那一日,蘇昱辰(雲飛揚)破開空間,身入那一片黑暗之後,只是堅持了片刻,就感覺身體被一道道鋒利的空間碎片和風暴撕裂,就在他元神暴露出來的瞬間,一道銀白色光芒裹挾著他飛快離去。

恍惚間,蘇昱辰只看見銀光一閃,眼前五光十色,瞬間元神失聰,再醒來時,已經變成了這個少年道士。

【你醒了,你仔細打量眼前的屋子,或許床頭的包袱會讓你有所收穫】

打量了一圈破舊的屋子,蘇昱辰將目光投向床頭的布包,解開包袱之後,蘇昱辰不由微微露出一絲詫異。

映入眼簾的,除了三本破舊的道經,一本道家引導術,此外就是一張證明身份的度牒,三兩二錢的碎銀子,一封封皮已經開啟的書信,除此之外,最值錢的,就是一根用絲綢包裹的人參。

人參看著已經足有三四十年的藥齡,雖然還不是參寶一流,但已經是難得一見,加上儲存的極為完善,可以說是上品中的上品。

首先開啟度牒,上面錄有這具身體的身份資訊……

“所以,這具身體俗家也叫蘇昱辰麼!”

放下度牒,拿起信封,蘇昱辰仔細閱讀起來……

“吾徒昱辰,當你看到此信,想必為師已經駕鶴西去。吾徒不必悲傷,以免徒傷心神。”

“吾齡八十有三,常言道:人生八十古來稀!為師能至此之後,去侍奉列位祖師,已是難得。”

“唯一所憂,不過吾徒尚且年幼,何以生存。為師所留不多,只能勉力維持罷了。”

“思來想去,天下何處不可為家。若是實在維持不下去,吾徒可自行下山,另尋出路就是。”

“另有一言:此地道觀為子孫觀,吾已去信江西龍虎山,將你姓名度牒錄入本觀觀主。日後若是過的不太開心,不妨回來就是,也算是一個安身之所。”

看完書信,蘇昱辰心裡倒是一鬆,好歹不用面對不熟悉的人了。

稍待片刻,將書信重新收好,蘇昱辰拿起那一冊道門導引術,只是粗略一翻,就已經失去了興趣,不過是普通的五禽戲罷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