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漢初三傑(1 / 2)

【有一說一,郭開就算是什麼都不做,趙國都不會那麼快滅亡。】

【想來郭開的後半生應該是享盡榮華富貴了吧,也算是大秦的功臣了。】

【那可未必,在大秦法家的制度下,誰也不能保證善終。】

【郭凱:誰也不能阻止國家統一。】

【有我郭開在,誰敢稱名將?】

趙王遷看到這裡已經是氣暈了。

好你個郭開,賣主求榮是吧。

眼神掃視周圍,卻發現郭開的身影早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郭開呢?”

“大王,郭開在影片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跑了。”

“次奧,給我找,挖地三尺也要把他給找出來。”

影片繼續。

接下的這條影片,則是開始介紹起了大漢的風雲人物。

【漢初三傑。】

漢初三傑?

天幕下的劉邦看到這裡,已經是有所猜測了。

他身邊的這些個大臣,若論功勞,那最大的無非就是韓信、張良和蕭何三人了。

果不其然,影片所展示的就是這三個人。

【在劉邦打天下過程中,有不少人立下了功勞。

而在這許多開國功臣當中,有三個人的功勞最為顯著。

蕭何、張良和韓信。

劉邦曾說:若論運籌帷幄,他不如張良;論行軍打仗,他不如韓信;論治國安邦,他不如蕭何。

由此可見,劉邦之所以能夠奪得天下,離不開這三人的輔佐。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三位漢朝初期優秀的人才。】

嬴政看著這漢初三傑的配置,也是感覺到有些眼饞。

這劉邦真是好運氣啊,竟然能夠湊齊如此三個類別的大才。

【先來說說這漢初三傑的第一位:蕭何。

蕭何是三傑當中跟隨劉邦最早的人,被譽為漢初三傑之首。

他也被認為是西漢最強的hR,韓信的加入,也和蕭何脫不開關係。

他推動漢朝的建立,為劉邦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邦看著對於蕭何的評價,也是點點頭。

沒什麼毛病。

若是沒有蕭何月下追韓信,恐怕自己就要錯過韓信了。

【蕭何,是沛豐邑人。

因為通曉律文,執法公正,所以當了沛縣的主吏掾。

在當地,算得上是頗有權勢了。

蕭何的眼光非常毒辣,在劉邦還是一個小混混的時候,蕭何就看中了他。

多次利用權力袒護於他。

在劉邦當上亭長之後,蕭何也已經常指點他。

在劉邦帶人參加徭役的時候,其他人都送三百塊當路費,唯有蕭何給了五百塊。

蕭何本人也是非常有能力,朝廷派下來的事情都能被他有效處理,在政績那是拔尖的存在。

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各個郡縣那是響應不斷。

沛縣縣令也準備幹了,準備揭竿而起。

蕭何跟他說:“你這不行,你是秦朝的官吏,由你帶頭恐怕難以服眾啊,不如把劉邦給召回來,這樣咱們應該能成事兒。”

當時的劉邦,竄逃在外,已經有了幾十號人手了。

只是當劉邦過來的時候,縣令卻後悔了,害怕劉邦造反。

不僅不讓劉邦進來,還準備殺掉蕭何和曹參。

華夏有句古話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

縣令這麼不識時務,自然就是被做掉了。

而後,劉邦就被推舉為了縣令,蕭何就成為了二把手。

在蕭何的幫助下,各種政務都得到了有效處理,兵員也得到擴充,很快就召集了兩三千的人馬。

而後,轉戰各地,隊伍不斷壯大。

秦國滅亡之後,項羽背棄了楚懷王的約定,將劉邦給立為了漢王,發配到巴蜀之地。

更是在關中地區分封了三位秦朝降將,為了圍堵劉邦。

劉邦很生氣,想要幹項羽。

蕭何說現在兵力不足,打不過,當務之急是休養生息,招納賢才,等待時機。

劉邦聽了蕭何的勸告,於是前往封地了,蕭何也被劉邦任命為了丞相。

在此期間,韓信投奔了劉邦。

韓信在劉邦這裡並沒有得到重用,於是提桶跑路了。

蕭何聽說韓信跑了,那是連忙去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