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廟名將,讓天幕下的眾人,就武廟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他們都想知道,在自己的這個時代,有哪位英才能夠進入這武廟當中,流芳百世。
而那武廟十哲,除了諸葛亮以外,又該有何等驚才絕豔的人物?
影片繼續播放,緊隨其後的便是一篇【盤點武廟十哲】的影片。
【無論哪個朝代,比較強弱,一直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娛樂專案。
現代人是這樣,古代人也是這樣。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古代人排出來的戰力榜單:武廟十哲。
武廟十哲,是唐玄宗設立的廟宇,以大周開國太師為主祭,目的是表彰歷朝歷代的人物。
除了主祭姜子牙以外,武廟十哲的排名不分先後。
唐玄宗選武廟十哲的理由,不得而知。
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武廟十哲,究竟是哪十位名將。】
“呵呵,沒想到這武廟十哲竟然是我大唐皇帝搞出來的事情。”
“李隆基啊李隆基,你說說,我該說你什麼好呢?”
天幕下的李世民嘆息。
你說他乾的好吧,他花心思去搞一個這種莫名其妙的排名。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和玩物喪志有什麼區別?
你要說他幹得不好吧,誒,他這個武廟還延續下去了。
並且直接傳到了後世天幕中的人所在的年代。
而其他的皇帝則是沒有這個顧慮,始皇帝嬴政坦言:“武廟十哲,應該會有武安君一席地位。”
所有朝代的武將都抬頭望天,希望這武廟十哲裡面出現自己的名字。
【武廟十哲第一位:白起。
戰國時期秦國大將,他擔任秦國主將三十多年,總計攻克城池七十多座。
最著名的戰役:長平之戰,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兵。
他出身底層,位列武安君。
只是這樣一個猛將,卻在長平之戰後被賜死。
他的打仗特點是戰必勝,勝必殲。
城池的得失無所謂,殲滅敵人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因此,他也被後人稱作“人屠”。】
嬴政:“只可惜武安君不在此啊,若是看到後人為他安排的排名,想來也是會感覺到欣慰的。”
而在白起所在的大秦,他卻沒有感覺到欣慰。
“壞了,我要被賜死了?”
白起站在坑邊,悵然若失。
他才剛剛坑殺完四十萬大軍啊。
不是吧哥們,剛立了大功,你告訴我沒幾天了?
副將來到身前安慰,卻被白起一把推開。
“將軍!”
“什麼將軍?從現在開始,你是將軍了。”
這大秦不能待了,白起要先行跑路了。
雖然他忠於大秦,但他同樣也惜命。
反正他現在的功勞也已經足夠多了。
激流勇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武廟十哲第二位:張良。
張良是漢朝謀士,開國功臣。
他並沒有直接帶過軍隊,但是,他的軍事成就體現在戰略上。
劉邦每一次事關軍事發展方向的指導思想,都是張良所提出。
劉邦評價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劉邦所在的大漢王朝,他已經完成了大一統的事業。
天幕下,劉邦對著張良一番調笑。
“子房,我就說你能當大任,你看,這不就上了這什麼武廟十哲榜?”
張良卻是謙虛,連連擺手。
“同行襯托罷了,不過論起這武廟,應該也有楚王才是。”
果不其然,天幕上第三位出現的,便是韓信。
【武廟十哲第三位:韓信。
西漢大將,開國功臣。
他被劉邦拜為大將軍以後,先出漢中,再破三秦。
他一次滅亡魏,代,趙,燕,其,最後滅楚。
可以說,沒有韓信,就不會有劉邦的漢朝。
時人對他的評價為“國士無雙,功高無二。”】
天幕下的韓信,看著關於自己的評價。
不知為何,感覺到身上有些刺痛。
【武廟十哲第四位:田穰苴。
春秋戰國齊國大將。
當時,齊國被晉國聯合燕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