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十大政變(三)(1 / 2)

【不愧是政變小能手啊,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都是李世民這個當頭頭的教得好啊。】

李世民:你禮貌嗎?

【不過李隆基確實挺不錯的,有一個好爸爸李旦,沒當幾天皇帝就退位讓李隆基當皇帝了。】

【還有一個好大哥李成器呢,拒絕當太子,把太子之位讓給李隆基了。】

李世民看著那都是十分眼饞。

這麼好的父皇和兄弟,自己怎麼就沒有遇到呢?

果然,好的家人那都是別人的。

而對於李隆基,天幕上也是諸多感慨。

【唉,李隆基那麼好一個皇帝,怎麼就死的那麼晚呢。】

【開元盛世是真的好啊,李隆基要是早死一些年,都可以跟李世民並列了。】

【看來即便是再如何英明神武的帝王,也避免不了晚年昏聵啊。】

【唯一的缺點就是活得太久了。】

【李旦:終於可以退休了?這皇帝誰愛當誰當,天天打卡上班。】

【十次著名政變,第七次:陳橋兵變。】

趙匡胤:那一天天真的很冷。

【公元959年,周世宗駕崩了以後,年僅七歲的周恭帝繼承了帝位。

公元960年,正月,忽然傳來了遼國入侵的訊息。

當時主持朝政的符太后根本拿不定主意,詢問宰相範質應該怎麼辦?

範質知道只有趙匡胤才能解救這次的危機,於是傳信給他。

結果趙匡胤卻說自己兵少將寡,無法出戰。

範質直接給了趙匡胤兵權,讓他可以調動天下的兵馬。

趙匡胤帶著大軍出了東京城,到了陳橋。

據說大軍剛剛出了東京城,東京城裡面有了謠言。

說出兵的那一天,就是趙匡胤成為皇帝的時候。

而到了陳橋的當天晚上,趙匡胤的親信就在軍中散佈言論。

說如今的帝王幼小,無法處理朝政,咱們在前面呢殺敵報國,他能理解嗎?他懂嗎?

不如大傢伙先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後咱們再出徵,這樣不是能有一個保證嗎?

大夥一聽也覺得很有道理。

趙匡義和趙普看見時機成熟,直接將事先準備好的黃袍穿在了假裝醉酒的趙匡胤身上。

“陛下,天冷加衣。”

“你們這是害苦了朕啊!”

而後眾人便高呼萬歲,擁立了趙匡胤為皇帝。

趙匡胤說你們這兒非讓我當的啊,可不是我自己想當啊。

既然讓我當了,你們這今後可得聽我的。

眾將士都點頭稱是。

趙匡胤當即宣佈返回開封,回到開封以後對於後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冒犯,對於後周的大臣也不能冒犯,也不能隨便打砸搶掠。

聽話的人有賞,不聽話的我就做掉你。

於是帶著人回了開封,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開封。

周恭帝禪位給了趙匡胤,趙匡胤改國號為宋,建立了趙宋王朝。

這場兵變沒有造成多少傷亡,就完成了朝代的更替,可以說是一個大王朝建立的奇蹟。】

陳橋兵變確實是不錯的,兵不血刃就實現了權利的更迭。

【陳橋兵變是非常完美的兵變,只可惜,日後的恥辱讓大宋成為了恥辱。】

【大宋屬於是高開低走了,後面那是一點都不行了。】

【感覺後來的衰敗跟杯酒釋兵權也脫不開關係吧。】

【不得不說趙普這個人是個人才啊。】

【趙匡胤:你們可是害苦了我啊!】

【十次著名政變,第八次:靖難之役。】

天幕下的朱棣看著自己的靖難再次上榜,也是表示流汗。

倒是沒有必要反覆提及,以免讓自己的老爹對自己太過於不滿。

不過如今直播間讓老爹能夠跟另一個朱棣對話,倒是幫自己分擔了許多的火力。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時候,為了保證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給皇室進行了分封。

子嗣都被分為了藩王,派去鎮守各個要地。

葉伯巨指出應該節制藩王的勢力,卻被朱元璋下獄而死。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留下了遺訓,其中的一條是:如果權臣篡權,藩王有清君側的權利。

這也是讓後來靖難得朱棣出師有名。】

朱元璋:嘶,感情這鍋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