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5年,朱元璋下令讓精通儒書的額僧人到禮部面試。
姚廣孝以僧人的身份被召入京師。
可惜,沒有得到僧官,只得到了僧衣。
在1380年的時候,經過了他人的推薦,進入了天界寺,得到了一個僧職。
1382年,馬皇后病逝,朱元璋挑選高僧為馬皇后祈福。
姚廣孝得到了機會。
在見到燕王朱棣之後,姚廣孝覺得這個人不一般。
於是決定送對方一頂白帽子。
在事情了結之後,姚廣孝便跟隨朱棣去了北平。
而去了北平之後,在慶壽寺擔任住持。
姚廣孝常常出入燕王府,和朱棣密談。】
朱元璋已經猜出來他們倆在密談什麼了。
bYd,這麼迫不及待就造反是吧,我老朱那個時候可還沒死呢!
【若是朱標繼位,朱棣是萬萬不敢反的。
只可惜,在1392年,朱標暴斃,儲君的位子傳給了他的兒子朱允炆。
而在1398年6月,朱元璋也駕崩了。
至此,鎮壓朱棣的這些人算是都離開了。
而朱允炆上位之後,更是開始了他的騷操作。
削藩消消樂。
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齊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繼獲罪,全部被他削掉。
姚廣孝勸說朱棣起兵造反。
後來,在姚廣孝的不斷鼓動之下,朱棣也下定了決心。
姚廣孝很快就製作出了一套策劃方案。
朱棣先是裝瘋賣傻,麻痺朱允炆。
暗中則是開始拉攏軍官,招募勇士。
不僅秘密訓練兵馬,更是在地下建造了兵工廠,來打造兵器。
明面上,則是養一些雞鴨鵝來掩蓋聲音。
若是沒有雞哥相助,朱棣鍛造兵器的速度恐怕會大大減緩。】
扶蘇:厲不厲害你雞哥。
【1399年,燕王府護衛告發朱棣謀反,朝廷立馬下令逮捕燕王府官署。
張信得到訊息向朱棣報信,朱棣當即決定起兵造反。
以清君側為名,號稱奉天靖難,姚廣孝輔佐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
十月,在趁著朱棣不在家,李景隆趁機圍攻北平。
姚廣孝指揮軍隊,固守城池。
後來,跟朱棣派來的援軍內外夾攻,直接沖垮了李景隆率領的五十萬大軍。】
朱元璋:等會兒,多少大軍?
五十萬?
五十萬大軍,打不下一個小小的北平,還讓對方等來援軍了?
朱元璋覺得誠如朱祁鎮那樣的土木堡戰神都不能被稱之為大明第一戰神。
這個李景隆,才應該被稱為大明第一戰神。
【1400年,朱棣圍困濟南三個月,破不了城。
姚廣孝傳信給朱棣,將士們都已經疲憊了,還是回師吧。
後來又捲土重來,結果又在東昌打了敗仗,大將張玉戰死,再次退軍。
朱棣心態崩了,不想打了,想暫時休整一下。
姚廣孝卻勸他接著打。
打不過山東那就別打了,直接繞過去,直取京師。
京師兵力單薄,一定能夠攻克的。
朱棣採用了姚廣孝的建議,在淝水和靈璧大破南君,順利渡江直逼京師。
李景隆直接開啟了城門,迎接朱棣。】
朱元璋:有演員,這怎麼打?
他連忙詢問左右。
“李景隆這小子上哪去了,把他給咱叫過來,咱要跟他好好聊聊。”
“陛下,當時燕王去日子的時候,李景隆也跟著去了。”
還未等朱元璋回覆,又一名手下來到了近前。
“陛下,查到了,確實是有一位叫道衍的僧人,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在燕王去日子的時候,這道衍也跟著去了。”
好好好,一個個的都跟著朱棣去了日子是吧。
他奶奶的,有本事你們就都別回來!
【1402年,朱棣稱帝。
姚廣孝被任命為僧錄司左善世。
兩年後,姚廣孝又擔任太子少師。
複姓為姚,賜名廣孝。
朱棣和姚廣孝交談的時候,不稱呼其名,而是稱呼他為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