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二位權相:韓侂冑。
1152年,韓侂冑出生在相州安陽。
韓侂冑透過恩蔭入仕。
先後擔任過合門祗候、宣贊舍人、帶御器械,汝州防禦使、知合門事。
1194年,身為太上皇的宋孝宗病逝。
宋光宗跟送孝宗素來不和,拒絕為父親主持喪禮。
於是知樞密院事趙汝愚與韓侂冑等人發動了宮廷政變,逼迫光宗退位,擁立皇子趙擴為帝。是為宋寧宗。
宋寧宗繼位之後,擁立之功的趙汝愚被任命為宰相,而韓侂冑被任命為了宜州觀察使。
韓侂冑本想透過這次的功勞求得一個節度使的職位,卻被趙汝愚給阻攔了。
韓侂冑對趙汝愚懷恨在心,準備尋找機會給他點顏色看看。
為了和趙汝愚抗衡,韓侂冑任命自己的親信為御史,控制言路。
參知政事京鏜也被韓侂冑引為同黨,共同對付趙汝愚。
1195年,韓侂冑指使幼正言李沐上書,說趙汝愚以宗師之親擔任宰相,不利於社稷的安穩。
宋寧宗一聽,覺得有道理,於是就罷免了趙汝宗宰相的職位,外放成了福州知州。】
趙匡胤:6,別人說什麼你信什麼唄,身為老趙家的人,能不能有點自己的主見?
【趙汝愚被罷官之後,韓侂冑升任為了保寧軍節度使。
他透過舉薦親信的手段,逐漸掌控朝廷的實權。
理學被他稱為偽學,而理學人士也都被韓侂冑打壓。
不僅如此,他還指使人列出了十項不遜之罪,讓趙汝愚又被貶了。
更是在趙汝愚因病停留衡州的時候,史彌遠更是指使衡州守臣錢鍪對趙汝愚百般羞辱,讓他暴病而死。】
天幕下的人都倒吸一口涼氣,紛紛表示這韓侂冑的報復心真是太強了。
而彈幕上則是表示。
【看來生病之後,真的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韓侂冑算是在朝廷上權勢滔天了,只要是你攻擊理學,那就被升官。
只要是你跟我不和,那我給你扣一個理學的帽子,就看你能不能接住了。
至於朱熹等理學家,更是直接被直接排擠出了朝廷。
宋寧宗更是下詔嚴禁理學。
而這段時間,也被稱之為慶元黨禁。
直到1202年,韓侂冑才正式建議宋寧宗解除偽學之禁,朱熹等人也都復官,慶元黨禁結束。
韓侂冑知道自己失去了上下人心,為了鞏固權勢,他決定北伐。
韓侂冑於是力諫宋寧宗北伐。
宋寧宗早就對南宋的屈辱地位感覺到不滿,自然是跟韓侂冑一拍即合,決定北伐。
為了給北伐製造聲勢,朝廷直接追封岳飛為鄂王,秦檜死後的爵位也被削掉。
不僅如此,還把秦檜“忠獻”改為了“謬醜”。
那些在宋光宗時期被排斥的主戰派官員,也都被朝廷重新啟用。
1206年,宋寧宗正式下詔北伐,史稱開禧北伐。】
天幕下無數人看的是熱血沸騰了。
北伐兩個字,那是深入人心的。
就連遠在蜀漢陣營的諸葛亮都表示。
“拋開前面的勾心鬥角不談,這韓侂冑主張北伐,收復失地,還是值得鼓勵的,即便他的目的不純。”
【然後開禧北伐卻並未做好完全的準備。
別說各種資源不足了,就連統兵的將帥都沒有。
剛開戰不久之後,宋軍就由攻變守。】
諸葛亮:我收回我剛才的話,這也配叫北伐?這不純純送人頭?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深受韓侂冑期待的四川宣撫副使,直接叛變稱王了。
68歲的辛棄疾被緊急啟用,充當總指揮。
然而辛棄疾此刻已經是臥床不起了。
還沒來得及上任,就直接病死在了家中。
據說他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令人敬仰。
這場聲勢浩大的北伐,最終以失敗告終。
韓侂冑想要再戰,結果直接被主降派代表史彌遠聯合楊後暗殺了。
而在韓侂冑死後,軍政大權也落入了楊後和史彌遠的手中。
投降派完全按照金朝的要求,把韓侂冑的頭割下送給了金朝,並答應了金朝提出的全部條件。
南宋又一次向金朝卑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