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核心借用反重力遷移技術將各個元件安裝在船體內部。運輸船在高度自動化中完成建造。
準備就緒,改造後的採礦船和運輸船組成編隊駛向資源行星。新的運輸艙在陽光下閃耀,“星梭號”則等在行星的同步軌道旁巡邏護航,秦明滿懷期待地等待它們凱旋。
採礦船和運輸船在智慧系統的指揮下,組成編隊,向著資源星球進發。
編隊抵達資源星球后,便開始執行各自的任務。運輸艙在預定軌道上停泊,調整好姿態,開啟一系列精密的監測和接收裝置,靜靜等待採礦船的採整合果傳輸。
採礦船則向著富礦區進發。由於富礦區位於懸崖峭壁周邊,地形極為複雜險峻,這給採礦船的接近和作業帶一定難度。採礦船憑藉先進的導航系統和強大的推進器,小心翼翼地駛向預定位置。其底部的反重力裝置根據地形實時調整功率,確保船身始終保持穩定的姿態,避免與陡峭的崖壁發生碰撞。
到達富礦區上空後,採礦船伸出巨大的機械臂,機械臂末端配備超高頻震盪採集裝置。它利用高能粒子束引發資源內部的共振,使資源在特定頻率下變得脆弱易碎。隨著一陣輕微的震動,資源紛紛從崖壁上脫落,被採礦船的引力收集器捕獲。
採集到的資源透過內部傳輸管道進入初步篩選和加工區域。在這裡,智慧分揀機器人根據資源的不同物理特徵,將不同的資源區分開來。更高品質的資源被直接送往能量轉換裝置,透過複雜的量子能量轉換技術,將資源透過量子糾纏的方式遠端傳輸到運輸船上。
運輸艙的接收裝置收到後,將其重新還原成原本的狀態。利用儲存單元內的磁場約束系統進行分類和整理。運輸船內部,同樣透過遠端物質傳輸系統,傳送至運輸艙內的各個資源儲存區。運輸艙內的智慧機械臂根據資源塊的成分和密度進行細化分類,將它們放置在相應的儲存位置。
在採礦過程中,採礦船時刻保持與運輸艙和基地的通訊聯絡。基地的智慧指揮中心透過量子加密通訊鏈路,實時監控採礦作業的進度、資源轉換效率以及運輸艙的接收情況。一旦發現任何異常,指揮中心將立即傳送指令,調整採礦船或運輸艙的工作引數,確保整個資源採集和運輸過程的安全高效。
隨著時間的推移,採礦船的資源倉逐漸裝滿,運輸艙的儲存區也被各種資源填充得越來越滿。但就在這時,星球上的本土巨大生物察覺到了採礦船的活動,它認為這是對它領地的侵犯,於是開始向採礦船發起攻擊。這些生物憑藉著強壯的身體和獨特的攻擊能力,試圖阻止採礦船的作業。採礦船不得不暫停開採,啟動防禦系統。抵禦生物襲擊的同時向“星梭號”護衛艦發出求救訊號,等待支援的到來。而運輸艙則在軌道上靜靜等待,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這顆星球的本土巨大生物體型極為龐大,身軀強壯有力,肌肉緊實發達,體表覆蓋著一層堅硬無比的鱗片,背部生長著尖銳鋒利的棘刺,口中佈滿交錯猙獰的獠牙,還具備噴射出腐蝕性極強液體的能力。
採礦船雖有防禦機制,但面對如此猛烈的攻擊,防禦護盾閃爍不定,開採作業被迫停止,局勢危急。
“星梭號”內的智慧通訊機器人接到求援訊號後,迅速向基地發出訊號:“基地,採礦船編隊遭遇本土生物襲擊。”
艾希收到求救訊號後,即刻命令“星梭號”前往支援。“星梭號”迅速響應,朝著資源星球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