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沒有戰鬥用的武器,也沒有相關戰鬥的資訊。當野獸沿著進料口的邊緣進入採礦船內部的時候,這些採集機器人還傻傻的看著它們。以為是採礦船意外採集進來的生物資源。有幾個甚至準備上前進行分解。
這些採集機器人主要功能是採集資源,並非為戰鬥而設計。一隻野獸撲向了離它最近的一個採集機器人,鋒利的爪子輕易地撕開了機器人外殼的防護層,火花四濺。機器人的內部線路暴露出來,被野獸的爪子攪得混亂不堪,它的機械臂無力地揮舞了幾下,便停止了運作,綠色的能量指示燈也逐漸熄滅。
另一隻野獸則趁亂咬住了一個機器人的關節部位,強大的咬合力使得金屬關節發出刺耳的嘎吱聲,隨後斷裂開來。機器人失去平衡,轟然倒地,在地上掙扎著試圖重新站立,但被野獸們圍在中間,不斷地遭受攻擊。
還有的野獸跳到機器人的背上,用爪子瘋狂地抓撓機器人的頂部,幾下就將感測器裝置抓得粉碎,機器人的視野瞬間變得一片漆黑,只能盲目地轉動著身體,卻無法有效地反擊。
儘管採集機器人試圖用自身的重量和簡單的機械動作來抵擋野獸的攻擊,但在這些敏捷而兇猛的野獸面前,它們顯得如此脆弱無助。一個又一個的機器人被野獸們破壞,船內到處都是散落的零件和閃爍的電火花,一場實力懸殊的戰鬥正在激烈地進行著,而採集機器人的敗局似乎已漸漸註定。
採集機器人的死亡,預示著入侵的正式開始。
星梭號上,機器人艦長正看著監控。突然,尖銳的警報聲打破平靜,編隊遇襲的訊號閃爍不停。它迅速檢視報警資訊,很快就確認來襲方向。看到是採礦船內部受到襲擊,它立刻命令艦載戰鬥機器人進行支援。
接到指令的戰鬥機器人小隊迅速集結,它們身形矯健,裝備精良,金屬外殼在燈光下閃爍著冷硬的光澤。隨著艙門開啟,戰鬥機器人依次魚貫而出,直接跳出艙門,如流星般劃過天空,朝著採礦船的方向疾馳墜落。在空中,它們不斷調整姿態,準備應對高速墜落的衝擊。。
在接近地面的瞬間,推進器開機,幾微秒的時間就開至最大功率,反震的力量可以輕鬆擊暈一頭大象。戰鬥機器人都是堅固的合金製成,絲毫不受影響。
採礦船艙門早已開啟,內部的友軍資料鏈能清晰的顯示它們各自的位置,採礦船上躲避襲擊的採集機器人也清晰的顯示在全息地圖上。戰鬥機器人的戰術簡單粗暴,它們三三兩兩的組成小組,開始沿著採礦船密集而複雜的檢修通道前進。
作為採礦船,高度的整合化設計,根本沒有預留正常通道,倉庫的礦物也早就傳輸到軌道上的運輸船內。戰鬥機器人體型近似人類,可以在狹小的間修通道內正常穿行。
此時,採礦船內的野獸們還在肆虐,它們穿梭於各個角落,撕咬著採集機器人。看著它們吞嚥採集機器人冷卻液、機油、電池溶液的行為,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戰鬥機器人沿著檢修通道穩步推進,它們的金屬腳步聲在空曠的通道內迴響。前方有野獸出沒時,機器人迅速上前,它們沒有使用遠端武器,採礦船內部作戰遠端武器只能給採礦船造成更嚴重的破壞。
戰鬥機器人直接近身攻擊。看到戰鬥機器人動作絲毫沒有害怕,它們撲向機器人進行反擊。靈活的野獸,力量強大的戰鬥機器人,各自發揮特長用最擅長的方式進行戰鬥。
隨著戰鬥的深入,戰鬥機器人逐漸向採礦船內部推進。它們一路清除遇到的野獸,將它們驅離或者直接消滅。被破壞的採礦機器人殘骸和散落的零件預示著野獸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