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科普(1 / 2)

“呂相,有何不妥?”

見宰輔呂夷簡第一個反對,趙禎的臉色也難看了起來。

呂夷簡正色道:

“太祖遺訓,我大宋士大夫與君王共天下,而非與民共天下。”

“範大人和包大人所言,實乃亡國之舉!”

“祖宗之法豈可廢?”

“恩蔭制度自古皆有,正因恩蔭制度,才保證了陛下政權的穩固,以及大宋的長治久安。”

“若抑制恩怨,裁剪官員,則人心渙散,大宋危矣!”

趙禎自然也明白,自己這個皇帝之所以能穩坐江山,便是因為有官僚地主的支援。

如今要限制士大夫的權益,士大夫自然不會同意。

有誰會願意為了國家利益,割捨自身利益?

至於呂夷簡究竟是為了維護呂家的利益,還是站在國家的層面考慮,趙禎就無法推測了。

人心隔肚皮,是公是私,只有呂夷簡自己心裡清楚。

想到這裡,趙禎反問道:“可如今國庫虧空,官員冗餘,若不抑制恩蔭,裁撤恩蔭官員,朝廷將何以為繼?”

大宋朝的官員,無論是透過科舉制度產生,還是透過恩蔭制度產生。

因有“不殺士大夫”的祖制存在,文官沒有死刑。

就算犯了法,也只是貶官。

從太宗到如今,大宋朝的文官就足足翻了五倍。

而大多數官員其實是沒有差遣的,只是掛一個頭銜,領著國家的俸祿。

所謂差遣,便是具體的職事。

而有的官員身上更是掛著幾個頭銜,領著幾分俸祿。

這些錢,自然都是從底層百姓身上而來。

國庫不虧空都難。

而底層百姓的負擔也是越重。

若非朝廷壟斷鹽、鐵、茶葉等,大宋早就支撐不下去了。

呂夷簡思索了片刻後,說道:“陛下,國庫虧空,可命抄紙院再發行部分交子,以渡難關!”

“是啊是啊!”

“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

百官紛紛附和。

唯有包拯臉色凝重了起來。

交子的產生,原本是蜀地的商人發明。

後在天聖元年,劉娥引用發行,作為貨幣流通,還專門設立了抄紙院,為國家帶來了不少的便利。

作為一個穿越者,包拯當然清楚紙幣,比金銀銅這些金屬貨幣更方便。

但用紙幣,也存在諸多弊端,不容易把控發行量。

尤其是在古代,對國家的經濟把控不好,紙幣發行超標,只會給國家帶來不可逆轉的災難。

如今呂夷簡反對裁撤冗官也就罷了,竟提出這等誤國誤民的策略。

這是想把朝廷的負擔轉嫁到百姓身上。

說實話,包拯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一向敬重的宰輔,目光如此短淺。

包拯當即怒了:“陛下,呂相之言,乃亡國之論,萬不可行!”

呂夷簡聞言,都驚呆了,回頭怔怔地看著包拯,臉色青筋暴漲,氣得都說不出話來了。

他一直很器重包拯,多次保他性命,如今他竟會在朝堂上給自己難堪。

包拯沒理會呂夷簡的目光,呂夷簡對他的恩情,他沒有忘記。

但關係到國計民生,百姓的生死存亡,國家的安寧,包拯掂量得清楚其中的輕重。

這種亡國的舉措,他不可能任由朝廷執行。

他接著說道:“發行紙幣,固然能解決朝廷眼前的燃眉之急。”

“然而貨幣與生產力應當時刻保持正比,方能保證物價。”

“倘若因國庫虧空便要發行紙幣,這無異於將朝廷的負擔轉嫁百姓身上,這不是飲鴆止渴,亡國之兆嗎?”

“貨幣發行一旦超過生產總量,便會導致物價瘋狂上漲,帶來的不可逆轉的危害。”

“呂相之策,誤國誤民,包拯實在不敢苟同。”

呂夷簡的臉更是扭曲得難看,只覺一張老臉瞬間無處安放。

百官更是驚得不敢作聲,垂拱殿上一派死寂,百官的眼睛都在包拯和呂夷簡的身上游離。

“陛下,臣以為包大人所言極是!”

范仲淹也鼓足勇氣站在了包拯這一邊。

委實覺得呂夷簡的計策太過匪夷所思。

這哪裡是為朝廷好,這是存心想將大宋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