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期轉眼即至。
畢竟是和公主成親,包拯本不想大張旗鼓,可又恐拂了皇家的面子,只得大擺宴席,宴請文武百官。
是日,文武百官上至宰輔,下至四品,無一不備厚禮前來恭賀。
一個個臉上滿是羨慕嫉妒恨,包拯上輩子是磕頭碰了天,走了這樣的狗屎運。
當初劉太后準備和宰輔呂夷簡聯姻,被公主拒絕。
不想,公主反倒看上了包拯。
這對朝臣來說,可不算是什麼好的訊號。
以包拯的鐵面無情,以前便敢殺士大夫。
現在成了駙馬爺,以後百官的日子可想而知了。
當下。
駙馬府禮炮齊鳴,鑼鼓喧天,好不熱鬧。
駙馬府上下,忙得不可開交。
包拯親自到門口迎接文武百官,府邸大擺宴席。
晌午時分,迎親隊伍浩浩蕩蕩前往皇宮,迎接新娘。
“包拯,公主雖非哀家親生,卻猶如親生的一般,哀家就把公主交給你了,你可要好好待她。”
“公主若是受了半點委屈,哀家不饒你。”
“太后放心,臣一定會好好待公主的。”
包拯連忙保證。
趙楨也是囑託了一番:“包卿,從今天起,你便是朕的妹夫,希望你能再接再厲,為國分憂。”
“臣定不負陛下重託!”包拯滿口答應。
隨著一聲禮炮響起,公主被簇擁上花轎。
包拯頭頂插花,騎著高頭大馬,迎接公主返回府邸,舉行拜堂儀式。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隨著司儀高喊,包拯和公主齊齊朝長嫂跪拜行禮。
這方世界,不是純正的歷史。
所以包拯的身世有些類似民間傳說。
包拯出生之時,父親因夢見一頭猛虎朝他撲來,認為是不祥之兆,以為包拯乃妖孽。
所以生下來就將他扔在了荒野中自生自滅。
然而包拯乃文曲星君的元神下凡,天庭自然不會讓他死。
當天正值暴雨,傳聞有雄鷹展翅,替他遮風擋雨,白虎庇佑在旁。
包拯的大哥大嫂得知爹孃將弟弟給扔了後,便暗中將包拯撿了回來撫養。
巧的是,當時包拯的大嫂也剛好臨盆,生下包勉,便對外稱生了雙胞胎,包拯得以長大。
沒過幾年,包拯爹孃雙亡。
大哥大嫂見包拯漸漸懂事,卻依舊叫他們爹孃,這才告知包拯真相。
包拯感念大嫂的哺育和撫養之恩,稱為嫂娘,如母親一般敬重。
雖然本尊被奪舍,但也繼承了本尊的記憶。
包拯對這位長嫂自然也敬重有加。
自己成親了,豈能沒有嫂孃的參與?
“夫妻對拜!”
“禮成!”
包拯和公主雙雙拜了堂。
“三兒,公主乃是金枝玉葉,你可要好好待她。”吳妙真笑盈盈地拉著包拯和公主的手道。
“不用嫂娘叮囑,三兒會好好對公主的。”
“那就好,那就好。”
對吳妙真來說,公主能下嫁包家,那是包家祖墳冒青煙了,以後得把公主供著才行。
隨即,包拯命丫鬟送公主回洞房,便又出來招呼文武百官。
包拯也是喝了個酩酊,一直到天晚,賓客才紛紛散去。
此時,月明如晝,星光點點,美不勝收。
包拯邁開步伐,踉踉蹌蹌朝洞房而來。
都已經和公主拜堂成親了,可公主長什麼樣子,他都不知道。
心裡自然也好奇!
洞房花燭夜,人生快事。
更何況還是金枝玉葉的公主,一定美爆了。
“公主,我來了!”
包拯跌跌撞撞來到洞房門口,只見房門外放著一張桌子,上面擺放著文房四寶,以及三個杯。
一個是金盃,一個是銀盃,一個是瓷杯。
包拯不明其意,也沒理會,正要推門進去,卻被兩邊丫鬟給攔住。
“駙馬爺留步!”
“放肆!”包拯不由嗔怒。
“駙馬爺息怒,我們是奉了公主之命。”
“公主有言,駙馬今夜若是想要入洞房,須過了三道難關。”
包拯心中一詫,很是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