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劉備登基-上(3 / 3)

夏。今王丕纘承前緒,至德光昭,聲譽四海,仁風著於八方;天之歷教,實在爾躬。昔虞舜有功二十,而放勳禪以天下;大禹有疏導之績,而重華禪以帝位。今漢承堯運,有傳聖之義,加順靈祗,紹天明命,特遣御史大夫張音,持節奉帝璽綬,王其受之。

曹丕接詔欣喜,謂華歆等曰“雖二次有詔,然終恐天下後世,不免有篡竊之名”。歆曰“此事極易,可讓張音齎回璽綬,卻教王朗令獻帝築一罈,名曰受禪壇;另擇良辰吉日,召集大小公卿齊至壇下,讓天子親捧璽綬,禪天下與大王,便可以釋群疑而絕眾議矣”!曹丕大喜,即令張音齎回璽綬,另又拜表謙辭。音回奏獻帝,帝展開辭表,只見上面寫著:

臣丕再拜頓首泣血上奏:今臣復得陛下之詔敕璽綬,五內震駭。陛下今以神器相授,恩德如山;然臣三省其德薄才淺,難當此任,不堪負陛下深託,昔太伯曾三讓天下,德業昭昭。臣心實嚮往之,今四海未靖,邊患未弭。然江東孫氏,假託歸順之名,其心叵測;昭然若揭;西蜀劉備,亦虛託皇室宗親,常懷不軌之心,旦夕欲亂。

每想黎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臣思之再三,唯有厲兵秣馬,剿除邊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另擇賢能。

臣曹丕泣血上奏天聽以聞

再說獻帝劉協閱此表文,問群臣曰“魏王曹丕再次固辭,其意何為?當何處之”?華歆上奏曰“陛下可築一受禪壇,集公卿庶民,明詔禪位,則陛下子孫必蒙魏之大恩也”。獻帝無奈許之,乃遣太常院官,卜地於繁陽,築起三層高壇,為三才之意,擇於十月庚午日寅時禪讓。

至期之日,獻帝請魏王曹丕登壇受禪,壇下集大小官僚四百多人,御林虎賁軍三十餘萬,帝親捧帝璽綬奉呈與曹丕,丕接受了。壇下眾臣跪聽宣讀冊文曰:

諮爾魏王!昔者唐堯禪位於舜帝,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今漢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滋昏,群雄恣逆,宇內顛覆。賴武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豈與一人獲乂,俾九服實受其賜。

今王欽承前緒,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徵,誕唯亮採,師錫朕命,僉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歷數在爾躬,君其祗順大禮,饗萬國以肅承天命!

當下讀冊以畢,魏王曹丕即受八般大禮,登了帝位。華歆,王朗,司馬懿,桓階等人引大小臣僚朝拜於壇下,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建國號大魏。曹丕即傳聖旨,大赦天下。諡父曹操為太祖武皇帝。幫兇華歆上奏曰“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漢帝即禪了天下,當退居就藩服,乞陛下降明旨,安置劉氏於何地”?

言訖,扶獻帝跪於壇前聽旨。丕降旨封劉協為山陽公,並令即日便行。華歆按劍指帝厲聲而言曰“立一帝,廢一帝乃古之常道,今皇上仁慈,不忍加害,封汝為山陽公,今日汝可起行,非宣召不許入朝”!

獻帝含淚拜謝,上馬而去。壇下軍民人等見之,無不傷感不已。丕謂群臣曰“舜、禹之事,朕知之矣!群臣皆三呼萬歲。後人觀此受禪壇,有詩嘆雲:

兩漢經營事頗難,一朝失去舊河川,黃初學得唐虞事,司馬將來依舊搬。

再說獻帝劉協帶著情願跟隨自己的侍從三百餘人,來到了山陽郡。進城安置已畢,回到府內大廳坐下,眾人役請安後退下。只見皇后曹節姊妹三人與一些妃嬪跪下請罪。要知劉備怎樣登基,承襲漢統,下回再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