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他快步向前捧上印綬。袁譚想要殺逢紀,但郭圖勸住了他,說曹軍壓境不應多\/生枝節要暫時對抗曹操,還要袁尚的助力。等到曹兵退後,再去爭奪冀州的統治大權。
袁譚整軍到了黎陽與曹兵對陣,卻被曹兵殺得大敗虧輸,他派人求救去袁尚,但只來了五千救兵,曹操見有兵來救,令樂進李典來兵埋伏半路,前後夾擊消滅了這支部隊。袁譚聽到才來五千人馬,又在半路被滅的情況後,召逢紀責罵,逢紀無奈寫書向袁尚求再發援兵。
袁尚找到審配商量,審配也不顧逢紀尚在譚營,他對袁尚說道“郭圖多謀,這次不爭而去是因為曹軍犯境,如果破曹之後,他必定會來爭奪冀州,此時派兵便是增加他們的勢力,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所以勸袁尚不要發兵。使者回報袁譚,譚大怒立刻殺了逢紀而想去投降曹操。
早有細作報之袁尚,審配建議說如果袁譚配合曹兵前來,則冀州危矣,於是留審配同蘇向守城,袁尚令大將呂曠呂翔為先鋒領三萬人先行,自己帶大兵隨後來救黎陽。袁譚聽說三弟親來才罷了降曹之意,於是袁尚屯兵城外與城內形成的犄角之勢。
後來高幹和袁熙也來到了城外,不過還是多次敗在曹操之手。眼見黎陽難保,乾脆棄了黎陽,大家同回了冀州。曹兵接連攻打了十多天,也沒有攻下一角,反而折損了許多兵馬。
這時郭嘉向曹操建言,說要讓岀時間等二袁相爭,事急時他的兄弟會聯手對敵,事情緩後二人就會內室操戈,乾脆讓他們打打以後再來收拾他們,我們先去劉表那兒看看,把這裡的舞臺讓與二袁表演。
曹操連稱好計,他令人帶兵守住了黎陽、官渡。自己帶兵向荊州而去。
曹兵退後,袁熙,高幹各人帶兵返回防地。袁譚,袁尚這二貨又坐不住了!袁譚與郭圖,辛評商議說自己是長子卻不能繼承父親留下的基業,而袁老三是小媽生的,卻能執掌權柄,心中甚是不甘。
郭圖獻計請袁尚赴宴,在席間好向你表忠心,承認父親的遺命為誘餌,騙他岀城殺之。但被審配識破,審配對袁尚說這是郭圖的計謀,主公一去便會中計,會被袁譚殺死。即然他如此不顧親情,那我們也不能留什麼情面,應該先發制人,直接乘勢攻打他的。
袁尚依言帶兵而出,袁譚知道計劃暴露了,他也披掛上馬,與袁尚交鋒。初戰袁譚引敗兵歸平原,二戰袁譚入城中不敢出來。袁尚帶兵圍住三面攻打,郭圖建議立刻歸降丞相,引曹兵來對付袁尚。
袁譚聽從了郭圖的計劃,派辛毗為使直接求救於曹操,此時曹操剛到了西平,劉表令劉備帶所部為前部,兩家還未交鋒。辛毗已到,他呈上袁譚的降書順表,並請丞相收取冀州。
曹操召集眾謀士商量,分析了得失利弊,最後採納了荀攸的建議,收兵歸去先安定河北,嚴保後方安定,然後再相機收取江漢,劉備怕曹操撤退是計,也沒有追擊,而是帶著眾人迴歸荊州。曹操回兵河北,袁尚無奈迴歸鄴城,留呂曠呂翔帶兵斷後,袁譚率兵追趕,忽然被二呂殺出,迫入危險之地,袁譚無奈上前告二將曰:“吾父在時並未虧得二位將軍,今天為何跟從我兄弟來如此逼迫於我”?
二將見袁尚大勢已去,心中也想投靠曹操。正好以袁譚作個引見之人,於是下馬投降袁譚,而袁譚則說將,我已經降順丞相了,二位將軍不要降我,可去歸降丞相,於是二呂就投到了心儀之主的麾下,曹操也封賞了他們。
二呂受了封賞,曹操又令他倆為媒,為自己的女兒嫁與袁譚,譚請丞相攻取冀州,曹操對他說,現今糧食輜重不濟,轉運艱難,且等到時機成熟時再伐冀州,袁譚不悅。郭圖又獻計讓袁譚鑄兩權將軍印與二呂,意為聯絡二呂為內應將來以圖曹操。
二呂已經找了這樣一個世間難尋的主子,當然就不會聽他這個舊時庸主的話,他們把袁譚鑄送的將軍印獻與曹操,曹操笑著讓他們留著,聲稱自己早有了主意,於是生了殺袁譚之心。
袁尚也與審配商議說曹操會來進攻冀州,有什麼辦法抵禦?審配建議發檄文讓尹楷屯毛城,修通上黨運糧之道,令沮授之子詛鵠守邯鄲為聲援,然後先破袁譚,再拒曹操。袁尚留審配與陳琳守城,命令馬延,張顗為前部,自己統領大軍急攻平原,袁譚立刻向曹操求救,這時許攸從許昌來見曹操,他得知這個情況後對曹操說,丞相坐守在此,莫非是等二袁被天雷打嗎?
曹操笑道“吾已經謀劃好了,今番一定可以得到冀州”。他派曹洪先進軍鄴城,操自領一軍攻尹楷,尹楷也率領眾兵來迎,在被許褚一刀砍死。餘眾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