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環扣一環(1 / 3)

詩曰

曹操初戰敗三江,無端指責蔡與張。周瑜忌妒諸葛亮,旬日要箭十萬芒,孔明妙策精遁甲,料算三天霧鎖江,草船借得十萬箭,一計輕呵氣周郎。

上文說到曹操在三江口與周瑜交兵,最終損失了二三萬人,他撤回營後,召蔡瑁張允責問了一頓。說東吳兵少,自己卻敗在吳兵之手,是二人不用心之故。

二人連忙辯解說道“荊州水軍久不操練,而青、徐之兵,又坐不慣船,更不熟悉水戰,所以初次接戰才會敗於周瑜。應該先建立水寨,青,徐軍在中,荊襄水兵在外。每天操習調練,到他們掌握水上戰術時,方可與吳兵接戰。

曹操不耐煩地對他們說,“即用你們為水軍都督,那麼關於水軍的一切事情,你們可以自行處理,便宜行事嘛,何必事事都來稟我”?

於是蔡瑁,張允就開始訓練水軍,他們在沿江一帶分了二十四門。用大船圍在外邊做城郭,小船能在裡面通行。晚上用燈光照亮,由於蔡瑁張允調訓水軍的方法很得體,周瑜也深知若是二人訓練好水軍,江東將不得安寧,於是他又靠近曹操水寨在仔細觀察,曹操放出船來也沒有抓到他,在蔣幹的神操作之下,周郎巧用反間計殺了蔡瑁張允,改用毛階,于禁為水軍都督,二人無奈,只得沿用蔡張之遺法訓練水軍。

在這段時間裡,周瑜與孔明的爭鬥也沒有停止過,當他知道諸葛亮也知他讓曹操中計殺掉了心腹之患蔡瑁張允之後,他又想尋機再殺了孔明,當然孔明是不遂他願的,他借軍中急需弓箭為由,讓孔明十天之內為他造好十萬支箭,但孔明卻算定三天之後會有大霧迷江,而曹操的水軍無作戰的能力,不敢出寨作戰。最多隻能以弓箭退敵的弱點,向魯肅借了二十隻大船,並在船上兩邊佈滿布幔和草人,趁著濃霧逼近曹操水寨,最終誘曹軍向他們船上胡亂射箭,以草船借箭的方式回擊了周瑜,又象隆重的打了周瑜一計耳光!周瑜知道結果後不得不歎服說“孔明神機妙算,吾真不如他”的話。

箭支是夠用的了,可是要怎麼計劃進兵呢?畢竟雙方兵力對比實在相差太遠了,周瑜邀請孔明商議怎樣對付曹操,孔明說我想了一計,可破曹軍;周瑜也說吾思得一謀足以讓曹操喪膽。他先問孔明何計?孔明說你我先不要說破,我把我的計劃寫在手上,你也把你的謀略寫在手上,我們倆個一齊開啟看是否一樣,那時再作安排。周瑜答應說好,當下命人筆墨伺候,兩個寫完後同時展開了手掌,只見二人手心裡都寫著一個火字,就是兩人一把火,成了炎,這一個炎就把八十三萬大軍有一半送上了西天,當然這是後話,表過不題。

曹操平白無故的送了東吳十餘萬支箭,荀彧向他獻計讓曹操派人也到周瑜營中詐降,以為內應,好通傳周瑜的訊息,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他派蔡瑁的族弟蔡中蔡和到周瑜營中去詐降,卻被周瑜看破,不過周瑜也沒有說破,並將二蔡留在營中,好讓他二人反傳訊息。就這樣,蔡中蔡和被分到先鋒營,在呂蒙手下做事,為了讓他能準確的把資訊傳到曹操那裡,周瑜還在議論大事時讓他兄弟倆在大帳參與聽眾人討論。

這天黃蓋來找周瑜,他對周瑜說,曹軍八十多萬,我軍才五六萬,跟他們長期相持,對我們都沒有好處。周瑜曰莫非黃老將軍有什麼計策能速勝曹操不成?黃蓋說我的確想了一計,想與都督商量,若能成功,可以讓將士減少傷亡,周瑜問他何計?

黃蓋曰可以用火攻之計行之,瑜問曰何人教你獻此計策?黃蓋說是吾冥思苦想出來的,周瑜說本都督早就想好這個計策了,所以才留蔡中蔡和在營,就是讓他們把一些訊息傳報與曹操去。但是除以火攻計以外,還要先以苦肉計去詐降,使曹操不致生疑才好進一步安排落實火攻之謀。

黃蓋說那就讓吾來執行頭一步計劃吧!倆人商議了一陣黃蓋才退了出去。

第二天周瑜升帳,孔明也側在一邊。他當時下令各營,說曹操大兵有八十萬之眾,不是一朝一夕能破的,吩咐眾將各領三個月的糧草,準備長久禦敵。當時黃蓋站了岀來,說若是這個月還破不了曹兵,那就乾脆聽從張昭等人之言,與曹操議和為上,向北稱臣,免得生靈塗炭,不然的話別說三月糧草,就是領十個月的也成不了什麼事!

這番話激怒了周瑜,他當即大喝一聲,大膽黃蓋,先是汝等勸我與曹操決一死戰,現在又來勸吾投降,真是反覆無常之人,如此亂我軍心,當立斬不赦。黃蓋更是頂撞了幾句,周瑜立刻命人將他拿了推出營外斬首。呂蒙立刻出班求情,說黃公覆是江東三世老臣,還望都督饒他一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