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智激周郎(3 / 4)

主意。

周瑜問眾人曰“你們大家都跟子布是一個主意嗎?顧雍說所議皆同,周瑜說,吾也深知戰不過曹操是事實,因此我也主張求和,你們先回去吧,等到明天見了主公,吾應有定議。張昭等人聞聽周郎之言,心中大喜,當下告辭而去。

張昭等人走後,不大一會功夫,韓當,程普,黃蓋等開國老將也來拜會都督,他們把張昭等人主張求和的事情對周瑜講了一遍,周瑜問他們自己的主意是怎樣的,眾老將對都督表示,江東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孫堅,孫策父子百戰得來的,不能輕言送人,並請周瑜向孫權建言,眾武將寧戰而死,決不投降。

周瑜對他們說,本都督從鄱陽而來,就是聽到主公戰和不決,而自己早定伐曹操之心,是不會投曹操的,待明天見過主公後,立刻點兵以伐曹賊。讓眾老將先回去等候,程普等人見了周郎吐露了與曹操一戰的決心,當下也告辭回去了!

又過了些許時間,人役又報說有諸葛瑾,呂範等人來見,這班新進文臣也來向周瑜闡述求和的好處,也點明一但戰不過曹操之後,江東面臨的各種情況,周瑜也叫他們先回去,等到明日見了主公再作定奪。諸葛瑾,呂範等人也告辭去了。

隨後又有呂蒙,蔣欽,潘張,淩統等人來見周瑜,他們也向周瑜表達了與曹操決一死戰的決心。周瑜對他們說,你們先回去吧,明日在主公府上共議,眾將無奈,也只能告辭走了。

小喬對丈夫說,現在終於安靜了,周郎卻說未必。果然不多時間,魯肅引孔明來到,周瑜出中門接入,於大堂中分賓主坐下。三人敘底以畢,魯肅對周瑜曰“今有曹操率領大兵南侵,文臣武將各執一詞,主公難定戰和二策,特問計於公瑾,不知公謹意下如何”?

周瑜故意對魯肅說“曹操大軍勢不可擋,並且以天子之名出征,抗據無名,其師不可拒,而且勢力太大,所以不能輕敵,戰之必敗。所以我的主意早定,等待明天大家商議之後,就可以遣使納降了”。

魯肅聽不出周瑜的弦外之音,他爭辯說“不可,江東基業已歷三世,不能一旦就棄於他人,況且孫伯符有言,外事盡託與都督,今日正是靠都督保全國家,為泰山之柱石時,將軍為何從懦夫之議?

周瑜說,“事關江東六郡生靈的身家性命問題,若罹兵戎之禍,必定歸怨於我,所以吾決定降之”。孔明只是微笑著聽二人轉爭辯,並不答言,周瑜只得問他,先生何故曬笑?孔明說我笑子敬不識時務,公謹降曹操,自有他的道理,因為曹操極會用兵,帳下謀臣協合,武將勇冠三軍,所以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人為之所滅。天下無人對抗。

我主劉豫州也不識時務,所以才孤投江夏,存亡難料。而江東文武投降曹操,也是明智之舉,可以保全妻子以及個人的資產,可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至於國祚遷移,那是天命所歸,非人力可改變的。魯肅大怒對孔明說,“你是想要吾主屈膝受辱於國賊嗎”?

孔明說“子敬兄不要生氣!愚有一計可以讓你主不用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也不須親自渡江。只要派一介之使,駕一葉扁舟,送兩個人過江去獻給曹丞相,曹操得了這兩個人,定會命百萬人馬卸甲倦旗而退回北方。

周郎問曰“用哪二人,能換得曹操退兵?孔明曰“江東少這二人,猶如倉中少一粟,大樹飄一葉。而曹操得此二人猶獲珍寶,必然會大喜而去”。

周瑜又曰“是哪二人”?孔明說我在隆中之時,就聽說曹操在彰河邊修了一座銅雀臺,極其壯麗,他下令廣選美女充實其中,曹操本是好色之徒,他聽說江東喬公有二女,皆有閉月羞花之容,沉魚落雁之貌,都督可令人尋得二女,獻與曹操,曹操得此二女,定然會心花怒放,只要這二位美女以江南為重,在曹賊耳邊吹一點風,曹操就會收兵回許昌而去”。

周瑜又問曹操欲得二女,有何憑證?孔明曰“曹操曾命他第三子曹植,作了一首銅雀臺賦,文中之意,就是他家合為天子,誓取二喬之意,周瑜開始臉帶怒色。問道此賦你還記得嗎?孔明回答說,我愛文章華美,嘗記於心,周瑜說“先生可否默誦否”?

於是諸葛亮就肆無忌憚的背誦起銅雀臺賦來,他巧把原文中的二橋改為二喬,把周公瑾氣得三魂出竅,七魄昇天!當即抽岀劍來,連砍長案一角,大呼曰“曹賊欺人太甚,吾今不與汝共戴天”!

孔明還故意不知情由,他繼續對周瑜說,“大都督你只要岀點小錢買下二女,獻與曹操就可以了,昔日漢家曾與公主和親單于之例,你也應該以這二女換江東平安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