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說到張飛成功的收服了大將甘寧,回到了新野。此時劉備躍過檀溪,看著寬闊的江面,如醉如痴,心想此澗如此之闊,的盧竟能躍過,莫非是天意嗎?
他策馬望南而行。一直走到日落西山。正在行走的時候,忽然見到一個牧童騎牛而來,口中吹著短笛。劉備自忖說,吾還比不上這個小童,竟然如此優雅。他當時停住馬觀望。小童也停了吹笛,將他打量了一番,問道將軍你是破黃巾的劉玄德吧?
劉備驚問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呢?牧童說,吾當然不知道你,但時常跟在師傅他老人家身邊,時常都有客人來訪,並和我師傅交談,客人們大都提到劉備,說他乃是皇叔,身高七尺五寸,雙手過膝。今見將軍模樣,知必定是劉將軍。
劉備問他師是何人,時常與什麼人為友,小童說師傅名叫司馬徽,表字德操,由於洞察力強,因此人們稱他為“水鏡”先生。平常多與龐德公和龐統為友。可是劉備不知道龐德公與龐統是何方神聖。因此又向小童打聽二人。
小童對他說,二龐都是襄陽人,是叔侄關係。龐德公為叔,表字山民,長他師尊司馬徽十歲;龐統是侄,表字士元,小司馬徽五歲。龐統經常來與家師敘談,比較投機,我師尊也非常喜歡他,並呼他為弟。
劉備問他,司馬徽現住在什麼地方?小童告訴他說,就在前面莊園中。
玄德曰:“吾便是劉玄德也,汝可引吾見汝師乎”?童子便引劉備去見司馬德操,走了二里多點,果見前面有一莊院。他們到莊前下馬,入至中門。聽到裡面傳岀來的琴聲很悠美。劉備攔住了正要去通報的小童,他側耳細聽。琴聲忽然停住了,只見從裡面走岀了一位儒雅之士,年約四五十歲。
他微笑著說,“吾的琴韻幽雅,音中忽起高亢之調,知是有非凡之人在竊聽”,童子指他對劉備介紹,說“這就是我師司馬徽先生。劉備將來人過細打量,只見其才松形鶴骨,器宇軒昂。他連忙上前施禮。水鏡先生見他衣襟尚溼,他對劉備說“恭喜公今日免脫大難”。劉備很是驚訝,小童才向師傅說“這就是劉備,劉玄德將軍”。
司馬徽把他請入草堂分賓主坐下,劉備見架上堆滿了許多書籍。舉目望向前面莊院,窗外盛栽松竹,橫琴在一間石床之上,一幅清氣飄然的樣子。
小童奉上茶來,兩個便交談起來,玄德告訴了司馬徽自己在襄陽的狀況,水鏡先生卻說我從你的氣色上就知道了。他問劉備,早就聽到了你的大名,為什麼今日還是這般模樣?劉備說“命途多舛,所以至此。水鏡說:“不是如此之說,是你身邊無人”。
劉備便把有關張趙雲說了一遍,又有簡雍,糜竺和孫乾相輔。水鏡言曰“關,張,趙的確是萬人敵,但無人善用之,簡雍孫乾等人只能做些平常之事,並不是岀謀劃策之人”。
劉備說我同樣的在尋求隱於山谷之賢,但卻未逢其人,水鏡先生說道“將軍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嗎?何謂找不到人”。
劉備說“備愚昧無知,還請先生指點迷津”,於是司馬徽對他說“當今天下的奇才都在此間,其中最為傑出的是“臥龍,鳳雛”。二人皆當今蓋世之才,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便問他二人姓甚名誰,仙鄉何處,水鏡先生沒有明言,從此交談就只是連稱好,好,好。然後因天色已晚,他叫小童收拾酒飯,並說有關二人之事明日再說,並叫將馬牽入後院餵養。
劉備飯畢,在草堂側面安歇。他想著司馬徽的言語,多晚了也沒有睡著。到了一更時分,忽聽一人叩門而入,只聽水鏡問他道“元直從什麼地方而來?其人曰“久聞劉景升有愛賢之名,我想去看看”。水鏡說劉表雖說是什麼八駿之首,但徒有虛名,你何必屈身去見他,來人說的確如此。
吾見那劉表見善不用,見惡者不棄,故留書而別才來到此處。
後來二人交談了一番,劉備懷疑來人是臥龍,鳳雛之其一,欲出相見,又恐失禮節。後來過不多久來人就走了。第二天劉備請水鏡先生出山相助,司馬徽卻說以後會有比吾高十倍之才的人輔佐於你。將軍可留心訪之。
忽然間聽見外面人喊馬嘶,小童來報說一位白臉將軍帶四五百人來了。玄德大驚,出來一看正是趙雲。劉備大喜,他叫趙雲見過水鏡先生,並問起趙雲何來。
趙雲說道“吾回縣後不見主公,所以又連夜尋來,主公可以速回新野,恐怕有人來戰。於是劉備告別了司馬徽,與趙雲一起往新野而去,沒走多遠便見到關張帶人迎來,四人相見皆大歡喜。
劉備等人回到了新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