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回兵取川(1 / 4)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辰月,霜辰月,馬蹄聲碎,劉璋聲咽。只為請賢防張魯,怎知比狼更威嚴!縱道崎嶇多艱險,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上文書說到張飛派兵去攻打東三郡,即房陵、新城、和上庸。再說張合在定軍山之戰結束後,立刻帶四員副將返回攻打瓦口關。那殷楊與李升回到關上之後。安排好擂木滾石,牢牢的守住要害,任從張合怎樣挑戰,就是閉關不出,張合令人攻山,都被亂箭以及擂木滾石打回。張合帶人在瓦口關周圍尋探小路,想分兵前後夾擊,使殷楊首尾不能相顧。

他命令士兵多處偵探,得知有一條小路通往漢中,在中途經過梓潼山的時候往右邊一轉就可以來到瓦口關的背後,他叫那士兵來問如何知道這條路的,士兵們說他們查詢的時候遇上幾個回漢中的鄉民,是他們提供的。

張合連忙叫來了那幾個鄉親,經過詳細的詢問後得知的確是鄉農,並不是瓦口關上的細作。因此他獎賞了這幾個鄉農,並請他們為嚮導,帶領一千精兵,走過了崎嶇不平的山路,越過了一道道的小溪,並在懸崖峭壁之間穿行,還摔死了幾匹戰馬和一些士兵,終於穿插到關後,陳應,蘇飛在前面攻擊,殷楊岀來接戰,張合忽然從後門悄悄的殺進關來,還放起了四五路煙火。瓦口關前後受敵,殷楊知道守不住了,棄關而逃。

張合窮追不捨,兩馬終於到了一箭之內的差距,張合隨即射出一箭正中戰馬後股,那馬負痛將殷楊摜下馬來,張合帶著幾個親衛上前抓住了他,瓦口關也全部為荊州軍佔領,張合令殷楊為嚮導,帶大兵挺進漢中。

漢中之險要莫過於陽平關,張魯集大眾商議,大眾力勸張魯還有一戰之力時,率軍投降,還能弄個官做,保全一家老小。但其弟張衛不聽,堅決死戰。張魯無奈,只得給他七萬人馬堅守陽平關,還打算向曹操投降。並請求丞相興兵,以平定漢中收取西川,由於張飛在西川漢中數年前,就部署了一兩萬的明探暗訪的地下人員,可謂是根基深固。因此接連數次截獲了信使的密信,並把書信悄悄的傳與桓侯。

張衛與楊任,段奇,裴元龍等人帶了七萬大軍,在陽平關南邊連建了十二座大營,稱為“十二生肖”連環營。並分兵把守,擺成一字長蛇陣式樣。以據張飛的大軍,哪知敗軍無餘勇,七萬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無法配合,還來不及整編培訓,以及操練,張飛的各路大軍已在經在關下會師。龐統帶一軍攻關西六營,賈詡帶一半人馬攻關東六營。

兩個人都是智計百出的賢士,當下各逞奇謀,分道而行。賈文和東邊一把火,龐士元西邊一把,十二座營頃刻間有八營作火,張衛看勢不對,連忙棄營而逃回漢寧。桓侯帶十八燕將與太史慈,張合統帶五百鐵騎守個正著,幾下就把張衛解決了。七軍大兵燒死燒傷,自相踏死踏傷的共兩萬多,剩下的就變成了矮人兒,整隊整隊的向荊州軍、向張桓侯列隊投降。

當然張飛盡力而為的搶救醫活漢中兵士和一些低層將校更是起了莫大的作用,張飛對他們施以了人道主義的醫治,這些傷員從內心都佩服張桓侯以人為本的仁德,都在勸自己的親戚朋友放下武器,不要抵抗了。所以在明明知道無法戰勝的情況下,還不如放下兵器投降。

陽平關已經落入張飛之手。不過經過這一年多的戰爭,張飛從荊襄帶來的總人數十六萬大軍也只剩下十萬餘人,張任四將先後四萬人馬損失了近三萬。張飛一面命令人向劉璋求糧草和增加兵源,對張魯發動最後的一戰;一邊下令各部暫時休整,以待援兵。

為了防備劉璋突然截斷支援,使軍隊陷於兩邊夾擊的危險。龐統、賈詡同時向桓侯建言,加速佔領東山郡。以防萬一的情況下,可以從東三郡直接運送物資直抵漢中,張飛也是這個主意。三人一拍即合,於是張飛帶上十八燕將,並兩百鐵騎,馳往東三郡。荊襄的劉備孔明也沒有閒著,他們也緊盯著地圖,仔細地研究著一關一隘,眼前岀現著敵我雙方對峙的狀況。孔明也千里傳書說明了東三郡的重要性。

他並給了張飛一封書信,信中說房陵太守蒯琪是他的姐夫,叫張飛攻取東三郡時網開一面。因為他知道不管是鬥智鬥勇,十個蒯琪也不是張飛的對手!

張飛到了房陵,進了高順營中,原來高順來房陵之後,休軍三日,便立刻派使者進入城中,與蒯琪協商房陵防守戰和事誼,蒯琪認為荊州兵無法佔領漢中全境,所以沒有求和的打算。他與高順戰了幾次,都以失敗告終。桓侯到後,立刻叫開城門,蒯琪聽說城外有人找他有十萬火急的大事商量,心裡不知道究竟是何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