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別駕獻圖
亂世風雲巴蜀亂,張魯意圖西川,張松懷圖覓知己,許昌操逐出。
歸轉荊州見皇叔,得遇終生明主,一張奇圖分雌雄,桓侯再豎豐功。
上文說到細作把甘夫人身患重病的訊息帶到了江東。周瑜聽到之後,吩咐探子繼續打聽,他自己來到孫權府中求見孫權,孫權見他匆忙來見,忙問“公瑾有何要事,這麼急著見孤”?
周瑜曰“主公,剛才接到來自荊州軍報,說劉備的夫人甘氏快要死了,我想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個好訊息,所以來見主公”。
孫權曰“她死不死與我江東有何干系?為什麼說是好訊息?還望公瑾與孤講來”。
周瑜曰“主公可曾想過,如甘氏身死,劉備無妻,若將小妹誘他過江,那時荊襄豈不唾手可得”?孫權說,只怕吾母知道,會被罵死的,何況這般奪了荊州,也會遭人恥笑”。不過他還是問周瑜計將安出。
周瑜對他說,假如甘夫人死了,可以派人去弔唁,讓使者向劉備求聯姻,說願將小妹招贅於他,請他到柴桑論婚,那時將他扣押在江東,讓孔明張飛等人以荊襄來換,那就不費吹灰之力、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荊州。
兩個人商議之後叫呂範過江探聽訊息,順便向劉備透露聯姻之事。呂範聽了周瑜的話,立即起程。不多時來到了襄陽,他沒有立即去府中見劉備,而是在城中探聽劉備身邊之人與劉備的關係,最終還是打聽到張飛在劉備集團中的威望最高。
於是他來到張府求見張飛,但他自認為機密,卻瞞不過張飛的法眼,呂範剛離南徐城,就有細作報與了張飛,諸葛亮。後來他在襄陽城中打轉,更是在張飛的眼皮底下,像一隻蒼蠅盲目的飛來飛去,差不多到每一天走了多少步路都有人上報與張飛。
這天桓侯與孔明,士元在一起品茶,人報江東謀士呂範求見。桓侯令人請他進來。他見除張飛之外,臥龍鳳雛也在一起。當下心裡躊躇,連忙上前見禮,張飛卻開口問他有什麼要事?是公事就上堂去見先主。是私事就請直說。呂範無奈,只得說吳侯得知甘夫人病重,恐有不測,想將妹妹孫尚香許與劉備當作續絃之事向三人說了一遍。龐統問呂範持有國書沒有?如有國書便拿出來,如無國書,請先回去回報吳侯,備好國書再來。
呂範因為沒持有國書,周瑜只是令他先打探情況,與重要的人露點口風,所以他無奈只好回南徐去見吳侯與周郎,請示下一步的打算。
孫權與周瑜商量之後,終於一咬牙,寫下了求聯姻的國書令呂範再去襄陽城,直接與蜀公劉備下書。
再說張飛到呂範以走,他問孔明、士元該怎樣對侍東吳之事,孔明知道他謀議收取川蜀,沒有精力操持東吳之事。當下對他說“呂範過江探聽夫人訊息,是周郎想岀的拙計,他想以聯姻為誘餌,引主公過江扣押,以主公來迫我們交換荊襄。
張飛說,孫權小兒既然行此拙計,他還會讓呂範立即過來,此事請二位先主處理就行。說著他站起身來,向二人深施一禮,二人急忙還禮,並說翼德放心,此事交與吾便行。
果然呂範不多久就來到了荊襄,面見了蜀公劉備,遞上了吳侯的聯姻國書。劉備令人送呂大夫回館驛安歇,等候迴音。一面邀請孔明,翼德商議怎樣回應東吳。
三人見了玄德,見禮已畢,劉備拿岀呂範帶來的書信遞與孔明,並問他該怎樣應對東吳,孔明接過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討逆將軍兼南昌侯孫權拜書於皇叔左將軍豫州牧劉備麾下:赤壁一戰,孫劉聯手,共破曹賊。孫劉之誼,可存竹帛;近聞皇叔夫人身獲重疾,朝不保夕;權亦不甚悲切。今恐皇叔失偶,如鯤鵬折翼,孤雁失群。權有小妹尚香,年逾二九,自幼聰慧。性格豪爽,多具才情,倘皇叔有俯就之意,欲與皇叔聯姻,可侍皇叔於晨昏。特差呂範為媒,表達權意。若君不嫌舍妹貌醜愚昧,兩家共結秦晉之好,孫劉唇齒相依,共抗曹賊。君若有意,可過江以議訂佳期。書不盡言,權靜待綸音。建安十四年孫權拜書。
孔明看後,分別又與龐,張觀看,張飛笑說“碧眼小兒還有點文詞。劉備叫諸葛亮寫了迴文,差人請呂範上堂,給了一些儀程,打發他過江回覆孫權,就說劉備與帳下文武商議以後,會親自過江與吳侯一敘。
呂範走了之後,劉備問三人此事怎樣辦才好,龐統曰“孫權趁夫人染疾之時來此一招,分明是想以妹為餌,誘主公過江,以便強討荊襄;依統之見可如此如此便行,諸葛亮也點頭認為可行。
張飛道“碧眼小兒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