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張飛收拾重禮,辭別了劉備,向西地長安進發,非只一日。此時正是陽春三月,正是好春光,怎生見得:
綠柳成絲,東風裡,青波搖碧。花開處,蝶蜂飛舞,鶯燕嬌啼。芳草如茵鋪錦繡,遠山如黛添翠色。望晴空,白雲自悠悠,好疏閒。
桃花紅,李枝白。蜂釀蜜,鶯尋食。醉芬芳滿徑,暖陽輝澤。秀水潺潺如琴韻,繁枝嫋嫋話詩節。倚攔幹,沉醉意無窮,春景如畫。
滿江紅
不言張飛欣賞春日美景,且言西地長安。司徒王允令巧匠做了金冠一頂,差人密送與呂布,誘他過府來,果不其然呂布來府向王允道謝。王允出門接至後堂,並命下人置酒款待。呂布謙虛對王允說道:“布乃相府區區一將,公乃朝廷司徒大臣,怎敢讓大人如此錯敬?”允曰:“吾非重將軍之職,實重將軍之才也,將軍休得過謙”,他頻繁向呂布敬酒,又不斷歌頌董卓父子功德,呂布一時大喜。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王允叫從人退下,單留姬妾奉酒。酒至半酣,王允叫喚貂蟬岀來。少時有二青衣扶出一位嬌滴滴的女孩兒來。呂布起席立避,並問王允此女何人?王允道“此乃小女貂蟬,因溫侯非別人,故叫她來見過將軍”。這時貂蟬含羞對呂布福了一福,並滿斟一盞酒奉與將軍,呂布伸手接盞在手,又故意在貂蟬吹彈可破的嫩手上摸了一陣。
王允推說酒醉藉故退入後堂,把空間留與他們二人。貂蟬連連奉酒,雙眼頻送秋波;呂布回回乾杯,想入非非,心猿意馬。王允偷在眼裡,喜在眉梢。他假裝踉蹌岀來,把女兒許配呂布,還說今後須要仰仗呂布,呂布也是春風得意,連連應承。
呂布與貂蟬正風趣十足之時,王允卻開始攆走他。他對呂布言道“本待留宿將軍,猶恐太師生疑。將軍且別,待王某擇得吉日,自當送小女配與將軍”。呂布不疑有詐,當下連連稱謝,告別王允回相府去了。
過了幾日,王允上朝見到董卓,他見呂布不在身邊。便上前對董卓說“允欲請太師過府飲宴,未知太師鈞意如何”?董卓應允,王允立刻出朝,回家整備酒席以候董賊。董卓下朝後帶著甲士來到王府,王允岀門半里相迎,二人來到大廳,王允請太師上堂坐了,自己在下首相陪。當下吩咐眾人擺酒,與太師接風洗塵。王司徒頻繁奉酒,董卓心花怒放,酒至半酣,王允把董卓請進後堂。故意以君臣大禮參拜。董卓叫跟進的甲兵退岀,方扶王允起身,問司徒大人何故如此?王允輕聲對董卓說自己自幼曾習得天文,善觀天象。今見漢家王朝氣運早衰,而太師智緣深厚,早晚必得獻帝禪讓,位登九五。董卓得意而言曰“老夫若登大寶,你王司徒也是從龍功臣。當為新朝宰相”。王允故事下拜謝恩,阿言奉諛。
此時早過申時,進入酉牌時分,王允命人撐上畫燭,只留侍女敬奉酒食。又喚貂蟬隔簾歌舞,美妙絕倫的歌舞使老賊連連拍手叫絕,他讓王允把獻舞者帶進堂來。好一個妙齡少女。
年若二九,面如桃花,柳眉杏眼,儀表風華。飄若仙子臨凡,勝如嫦娥歸家。身比燕舞,語如鶯啼。一點櫻桃啟絳唇,雙兩碎玉起陽春。
當下董卓問道“此女是府上何人”?王允答曰“乃歌妓貂蟬”。卓故意問道“能歌善舞乎”?王允回言,“此女年過二九,不但歌舞出眾,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董卓眼中露岀了垂涎之色,王允看在眼裡,他上前對董卓說到,允欲將此女獻與太師,不知太師可容納乎?董卓點頭曰,“即承司徒高義,卓焉有不容納之理,只是多感司徒大恩”。於是王允大張旗鼓,安排氈車將貂蟬送進太師府去了。此事早被呂布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少頃,老賊告辭回府,王允相陪送岀了府門,恭恭敬敬給老賊掀開車簾,扶老賊上了轎車,眼望著老賊漸漸的遠去。王允才轉身回府,卻被呂布一把揪住衣襟,並大聲責問道“司徒你既將女兒配我,何故又獻與太師,敢是戲弄呂布乎”?
王允曰“將軍敢是責怪老夫乎?此乃道路旁邊,不便敘話,將軍隨老夫進府一敘,便知端的,你就不會責怪老夫了”。布曰“吾就且聽司徒有甚話講”。二人進府分賓主坐下,有下人奉上茶來。王允言道,“溫侯聽了,今日上朝,遇見太師,他對王允言說,“吾有要事,欲到你家一行,你可願老夫過府乎”?將軍試想,太師要來,老夫豈敢不答應嗎?只得早早的下朝吩咐下人們備好酒宴準備招待太師,太師到來,我接上廳堂,置酒款待,幾杯酒下肚,太師道“王司徒,聽說你女兒已配奉先,老夫今日過府,能喚來一見乎”?王允想你們乃是父子,貂蟬拜見公公,也符合禮儀。當即讓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