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公,雖無心之失,然罪惡非淺,賊張闓等,妄害尊老大人。乃萬死莫贖之罪,然陶恭祖亦願自縛在尊大人靈前謝罪。伏望曹公體恤萬民。備與孔文舉,田楷等亦感公之大德,書不盡言,伏望明察。
當下曹操看罷,見書中略有譏諷之意。乃擲書於地。郭嘉,劉曄拾起正看,忽荀彧急報來到,操拆開一看,乃是呂布攻破兗州,進據濮陽,只有鄄城,東阿,範縣賴荀彧,程昱多設計謀,才勉強守住。
曹仁等人屢戰屢敗,特此告急,請曹操退兵收復山東,先穩固根據地。郭嘉對曹操言道“主公正好賣個人情與劉備,方好退兵去收復兗州。於是曹操答書於劉備,拔寨退兵去了。
再言當初呂布遭李傕,郭汜之亂,逃岀武關投靠袁術,袁術怪他反覆無常,拒而不納。布只好又投袁紹,袁紹收留了他,並與他同破張燕於常山。呂布自以為得志,遂傲慢紹手下將士。袁紹想要殺他,被他得知訊息,跑去投靠了張楊,張楊也接收了他。
龐舒在長安私藏了呂布家眷,此時已送還了他。李,郭二人得知情況,斬了龐舒,並寫信給張楊叫他尋機會除掉呂布。布善跑,他聞聽後去投了張邈。
湊巧張邈之弟在超引陳宮來見家兄。宮對邈言道:“今天下分崩,豪傑並起,君以千里之眾反受制於人,不羞愧嗎?今曹操東征,兗州空虛。而呂布英勇無比,君和他合力共取兗州,霸業可成也”。
於是張邈令呂布帶領人馬襲破兗州,進據濮陽。
且說使者回到徐州,將曹操回書遞迴劉備,並言曹操已退兵回去了,這時張飛佈置的細作回來報知了一切情況,張飛重賞了這批細作。
陶謙派人請劉備,孔融,田楷等人進城赴宴。劉備帶領賈詡,戲志才,關羽,張飛,張合,太史慈,趙雲,管亥等一眾文武進得城來,陶謙接住眾人,立刻吩咐大擺酒席,款待眾人。
酒宴散後,陶謙請玄德坐於首位,他對眾人說“老夫年邁體弱多病,二子不才,難當此國家重任。玄德公乃漢室宗親,仁德著於天下,請公以拯救徐州萬民為己任,統領徐州,吾自當申文稟報朝廷,退隱養病”。此也是試探劉備是否有佔徐州之心。
劉備極力推辭,他說“孔文舉邀我來助徐州,是一個義字,我若真統領徐州,世人將視吾為無人之輩,此意斷不可為之”。
糜竺也插言勸劉備管領徐州,備堅辭不眾。陳登說陶府君實是多病,請明公勿辭。劉備堅持不受,並建議他讓與袁術。孔融認為袁術乃冢中枯骨,不足以託大事。今天命歸公,若不取,將悔不可追。
玄德堅辭不受。陶謙見備真誠正直,毫無虛假之意,心下感動,他淚如雨下,拉住劉備衣袖泣而言之曰“使君欲舍我而去,非我死不暝目,而萬民亦無心安矣。望公納之”。
此時,賈詡,戲志才,張合,趙雲,太史慈,管亥一眾文武和孔文舉,田楷都看了劉備,又轉看陶謙,糜竺,陳登盯著劉備,眼中露岀期盼之色,眾人又上前陳說一番,無奈玄德堅持不允。
眾人無奈,只得把眼光投向關羽,張飛。露岀求助之色,關羽看了張飛一眼,張飛不答言。雲長無奈只好上前對劉備說道“即是陶恭祖因病真心相讓,兄可暫攝州事”。劉備曰“二弟也欲陷兄於不義乎?此話休得再提”。
陶謙死死相讓,玄德苦苦推辭不受,糜竺,陳登又以徐州民生相邀,劉備遲疑不決。這時孔融對玄德言道“劉公即是如此,融有一中和之法,陶恭祖你二人可聽在下一言乎”?陶謙道“文舉有何妙策,幫我徐州萬民留住劉公”?
孔融道“吾聽聞距此不遠有一近邑,名喚小沛,請玄德公移兵駐紮在此,以保徐州如何?張飛向前對劉備道,“大哥,即是大家盛情如此,我們就駐紮在此吧”。劉備還是不答應,張飛把粗暴的脾氣拿了出來說道,大哥且聽我說,你在計較未遲。
張飛對玄德言道“弟有事要問兄長,請兄長解惑”。劉備道你且說來。張飛問道,我們這次救下徐州,如下項又有人打徐州的主意,陶恭祖勢必復來求助,大哥你來不來?若不來,便失了今日之義,若來,士卒不比我們有戰馬可騎,往返之勞,兄長可忍部下弟兄們勞苦?。
只一番話就說得玄德無語可對。張飛趁熱打鐵,他說“我們暫駐小沛,若徐州安定,陶府君病體好轉那時再回平原,難道不可以嗎”?
劉備答應,第二天他令大家把兵馬帶到小沛駐紮,城內駐兵二萬,東南角屯兵萬五,令張合管亥統帶,西北角駐兵一萬五千,令關羽,太史慈領兵,自己與賈詡,戲志才坐守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