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吩咐了妻子一番後,叫來了燕六,十三,十七和老么燕歸來,立刻馬不停蹄往江夏而去。不時就到了江夏的地界上了。
說也湊巧,甘寧雖在江夏黃祖的部下,但他是江上劫匪出身,黃祖非常看不起他,所以在江夏也是不得志,這天他出城打獵散心,慢慢的順著官道往北而行,忽然間一行大雁從南向北飛去,他立刻彎弓搭箭向一隻大雁射去,這隻大雁中箭慢慢的斜落在張飛的馬前。只見老么下馬拾起大雁,將箭呈於張飛,翼德見箭桿上有個甘字,心想真是時來運轉了,這樣看來,很快便見到我的興霸了。於是他勒馬等在原地。
少時,甘寧乘馬來到跟前,見張飛已拾雁在手,他上前討要。飛曰“雁是汝所射不假,但落時驚吾坐馬,你說該還你嗎”
甘寧心中正在煩惱,他大聲喝問張飛想怎麼樣?張飛說我看你這個樣子是找人出氣,乾脆你我比試一番,要是你勝過我了,不但大雁歸還,而且我還請你飲酒,講完把盛裝著美酒的大葫蘆向甘宇炫耀了一下。
甘寧再不答言,在得勝鉤、鳥飾環上取下大刀望張飛砍來,張飛一看,這甘寧與太史慈一樣打扮,都是背插雙戟,身著綠袍,當下也不含糊,拍馬相迎,二人馬打盤旋,一來一往戰了八十餘合,甘寧見勝不得對方,他右手抽岀短戟藏在刀下。倆人都是這種心思,張飛也抽出了打將鋼鞭,壓在蛇矛之下。
這時雙馬錯鐙,忽聽兩人同聲暴喝,“看戟”,“看鞭”。甘寧左手執刀望翼德迎面砍來,右手揮戟向飛脖子上削去;張飛也是左手執矛架住了他的大刀,右手猛力一鞭打將過去。於是噹的一聲,鐵戟與鋼鞭撞在一起,畢竟張飛力猛鞭沉,不但將鐵戟打飛老遠,鞭勢還向甘寧頸背落下。
甘寧暗叫一聲“不好,吾命休矣”,但張飛卻能控制力量,把握分寸,當鞭落到甘寧身上時,改打為按,將他按下馬去,隨即跳下馬來將甘寧扶起,並說“得罪了甘兄,望乞恕罪”。甘寧對他說你怎知道吾姓甘?飛說你射雁的箭桿上刻有甘字,所以猜岀你的姓氏。
甘寧這才將眼前之人仔細打量了一番,又看了看插在地上的蛇矛,和拴在矛上的黑馬。“哦,原來閣下是張飛,張翼德啊,難怪吾會敗在你的手上。不過你不是隨劉皇叔在新野嗎,來江夏何事?
張飛叫他坐下,掏出大葫蘆,拔去塞蓋,猛喝了一大口,然後遞與甘寧,他說吾也算為你而來,我知道黃祖那廝看不起你的岀身,所以沒有重用於你,眼下碧眼小兒會為父報仇,征討江夏,你一切都要小心為是。
甘寧見飛先飲才遞與自己,他也明白對方的精細之處,因為張飛先飲就打消了酒中是否有毒的疑意。他也喝了一大口,回遞與張飛,“雖然如此,吾又有什麼辦法呢?張飛說“甘兄何不與吾同保吾兄劉皇叔,匡扶漢室,以建功業”?他喝了後又遞與甘寧,寧也喝了一口說“當然可以,不過此時不行,我若隨兄去投皇叔,江夏人會議論我是見棄思遷,有始無終,無情無義之輩,弟還擔當不起如此罵名”。
就這樣二人邊飲邊談,甚是投機,甘寧便提出要與飛結拜為兄弟,於是二人捏土為香,以山川河流為證,結為兄弟,飛大四歲為兄,甘寧為弟。張飛見收降甘寧的事已經圓滿結束,便告辭甘寧回新野而去,二人互道了珍重,甘寧也返回江夏不題。要知劉備馬躍檀溪之後事情從何發展,請問下章自有分說。下章《巧遇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