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懷聖和靳東洋、南凱一起,把眾弟子和勞動隊的人員,都勉強安排進了帳篷。
平均一座帳篷要住十七八個人,確實是有點擠,不過也只能先將就了,等這邊的營房也建起來,就能得到緩解。
這個時候山頭村的村民們也做好了午飯,用箢子挑著飯菜和碗筷上來了,幾十人的隊伍頗為壯觀,頓時山嶺上飯菜的香氣四處飄蕩。
東方飛凰感謝了鄉親們,招呼著眾弟子排隊打飯,第一批飯菜只夠吃一半的人,村民們說鍋裡還有,接著就回去再挑一次飯菜上來。
看到這樣的情形,東方飛凰覺得光是靠山頭村的人來支援伙食,恐怕有點吃力,還得再調一隊人來幫忙。
不僅要幫著買米買肉,還要幫著清洗碗筷,運送飯菜,否則光吃飯的時間就得花費一個時辰。
在村民們挑上來第二輪飯菜時,對面的導流水槽也搭建好了,東方飛凰在對面工匠們的歡呼聲中,看到了一股清澈的泉水從大木槽的一端傾瀉而出,天女散花般落入谷口山崖下。
那個位置已經在狐狸洞往北八九丈之外,對齊過來就是在這邊山嶺北坡,超出了標註好的壩體大概四丈之遙。
東方飛凰見了也感欣喜,這樣自己的設想就付諸實現了,只要把那股山泉水引到水庫之外,就不愁大壩被淹了,可以從容地施工,晚個一兩天也沒事。
看著白花花的水流在山崖間飄灑,這邊的眾人也是歡喜雀躍,情緒高漲。
杜懷聖告訴了眾人,他們的任務,就是從對面劃定的區域挖土石,填到下面的山谷構築大壩,建造出一座大水庫;
同時,也要在這邊的山頭搭建一座營房,以後這兒就是大家的駐地,松嶽劍派的北大門,所以要好好建設……
東方飛凰臨走前跟杜懷聖說,她已經讓人在上林馴馬場抓緊搭蓋木屋,屆時調到對面幹活的弟子,也可以就近去那裡住宿過夜。
杜懷聖點頭說好,東方飛凰讓他全權負責施工,她只要有空就會來看看進度,就告辭了,帶著王萬里和魏冰蘭、孟依依三人,牽著馬兒往南邊的石階小道而去。
沒多久就到了上林馴馬場,只見這裡比前幾天又空曠開闊了不少,很多雜草灌木都清除掉了,木屋子也蓋了二三十間,馬棚也蓋好了三排,一座馬場初具雛形。
當然此刻的人數也大為增加,因為多了從政和縣城新調來的三隊女兵,將近兩百個人。
陸秋櫻和朱劍麗夫婦看到掌門回來了,都過來參見,原來的女親兵唐子衿、宋璇等人,看到了掌門也是十分開心,跟魏冰蘭、孟依依更是像老友重逢,執手言歡。
東方飛凰詢問了一下陸秋櫻,各項事務進展的情況,有沒有什麼需要她幫忙的困難?
陸秋櫻說進展還算順利,再有兩天就可以完工了,她已經寫好了第一期的養馬馴馬方案,以及配套的管理人員設定,可以拿給掌門過目指正。
眼下就是掌門派來的這些女兵,到底是該怎麼安排?據她們說,要在這裡多蓋一些木屋,不知是做什麼用途?
要知道這裡的住房是按照馴馬場的實際管理人員搭建的,並沒有多少富餘,還有午飯也是吃一些自帶乾糧,很少在這裡做飯,並沒有儲存糧食,沒有食物給新來的吃……
東方飛凰先是誇獎了一番她的工作進展,接著跟她說了自己把女兵安排在這裡的用意,只是為了搭建一批臨時的住所,供應在白狐嶺幹活的弟子居住;
等過一段時間,白狐嶺的工程完工了,也就不需要再到這裡住宿休息,那些多餘的木屋就看馴馬場的需要,該留就留,該拆就拆;
至於兩百名女弟子的飲食住宿,陸秋櫻不用操心,她會負責解決的,等木屋建好,就會把這三隊女兵帶回嘉穀村,重新開闢駐地,建設營房。
陸秋櫻一聽也放了心,便帶著掌門進了她自己居住的小木屋,將寫好的馴馬場方案交給了東方飛凰。
東方飛凰讓魏冰蘭把方案收好,她回總壇之後再看,只喝了一杯茶,便告辭離開了馴馬場,帶著五個親兵回到了嘉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