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 小馬車送給老師(2 / 3)

滿未知與挑戰的未來!

張好古手裡緊緊握著那支簡易溫度計,小心翼翼地將其放入一個精緻的盒子中,然後邁著輕快的步伐朝著大棚走去。走之前,他還不忘再次叮囑玻璃廠的工人們:“一定要多多製作這種溫度計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張好古微笑著點了點頭,便轉身離開了。不多時,他來到了自己位於郊外的莊園。一進門,他就高聲呼喊起負責管理莊園事務的那個人。待那人匆匆趕來後,張好古耐心地向他演示了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並詳細講解了如何根據溫度的變化採取相應的措施。

“記住,如果白天溫度太高,可以把門開啟通風;等到了晚上溫度降低的時候,就要安排人手把那些提前編織好的草簾覆蓋在溫室外面。如果天氣特別寒冷,咱們就得考慮用炭火來給溫室升溫啦。”說到這裡,張好古靈機一動,心裡暗自盤算道:不如讓機械廠製造一批專門用於取暖的炭爐吧,這樣既方便自己使用,又能作為一項新產品推向市場,說不定還能賺上一筆呢!想到這兒,他不禁笑逐顏開。

每多得一些利潤,對於自身而言,後續的計劃實施起來將會愈發順遂。因為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援,許多原本難以推進的環節也能夠迎刃而解。

在隨後的時光裡,張好古終日忙碌於衙門兩司以及實驗室之間。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潛心鑽研與精心製作,他所設計的爐子、馬車等樣品終於大功告成!其中,馬車共有三個款式:其一乃是可容納多達二十人的四輪大馬車;其二則是僅供四人乘坐的小巧四輪馬車;其三為兩輪式的,此款主要用於載貨運輸。

這幾款馬車可謂是巧奪天工之作,它們皆是透過木材與鐵器的完美結合而精心構建起來的。主體框架乃是運用極為堅固的鐵質材料精心打製而成,這種材質賦予了馬車堅實可靠的骨架;至於其他部分,則明智地選擇了木質結構來搭建,既減輕了整體重量又增添了幾分自然的美感。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那輛小巧玲瓏的四輪馬車了。呈倒三角形,前面是駕者的地方,後面是乘客的地方,可以並排坐三人,後面有靠背,它的四個輪子以及連線輪子的軸都是由純度極高的鐵經過千錘百煉鑄造而成,每一個細節都展現出精湛的工藝水平。不僅如此,為了讓輪子具備更強的耐磨性和出色的防滑效能,工匠們更是別出心裁地在外圈處使用了柔韌性極佳的蒲公英膠進行了嚴絲合縫的包裹處理。

除此之外,設計者們還充分考慮到乘客的舒適需求,在車體和輪架之間獨具匠心地加裝了一套彈性優良的彈簧裝置。這個小小的創新之舉極大程度地降低了車輛行駛過程中的顛簸感,使得乘車體驗更為舒適宜人。

當所有的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後,張好古滿懷期待地親自登上了這輛精緻無比的小四輪馬車,開始了他的試乘之旅。隨著車伕輕輕揮動馬鞭,車子緩緩啟動,並逐漸加速行駛在了道路之上。一路上,張好古都沉浸在一種前所未有的驚喜之中——整個行程竟然出奇地平穩順暢、舒適愜意!車輪滾動之時,幾乎讓人感受不到絲毫明顯的顛簸或震動。即便是偶爾遇到一些不太平整的路面狀況,車身也能夠迅速做出調整,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當然,這輛馬車雖然在很多方面表現優異,但不可避免地還是存在著一些細微的不足之處有待後續的改進和完善。不過,如果單純從乘坐的舒適性角度來評判的話,它已然足夠令人感到心滿意足了。相信假以時日,經過不斷地最佳化升級,它必將成為一款無可挑剔的頂級座駕。

張好古馬不停蹄地趕到機械廠,下達了一項重要指令:全力打造大四輪以及兩輪車輛!然而,由於任務艱鉅且時間緊迫,現有的人手遠遠無法滿足生產需求。關鍵時刻,幸好登萊地區的流民源源不斷地湧入京城,這才解了燃眉之急。儘管如此,人力仍然捉襟見肘。

要知道,當時的機械化程度極低,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得依靠大量人工精心製作。對於這個剛剛興起的產業而言,別無他法,唯有依靠龐大的人員數量來堆砌產量。

張好古有條不紊地安排好了陳啟雲接下來的工作計劃之後,親自駕駛著小四輪馬車緩緩駛出。只見他身後緊跟著吳大寶和成均二人,他們各自騎著一匹駿馬,就這樣,一行三人徑直朝著老師家中奔去。

待他們抵達之時,老師尚未下班歸來。於是,張好古便耐心地陪伴著師孃閒聊家常,氣氛融洽而溫馨。過不多久,老師終於回到家中。剛一踏入院門,他的目光瞬間被停放在院子裡的那輛小巧精緻的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