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相對複雜且精細的活兒,離開了我的指導,他們還真就玩不轉啦!”
就在此時,一直認真傾聽著的崇禎帝一聽說張好古不僅樂意將先進技術予以推廣,而且還要提議設立專門的農科,心中不禁大喜過望。畢竟對於任何一個朝代而言,糧食始終都是關乎國家的根本所在呀!想到此處,崇禎帝對張好古的提議愈發讚賞有加起來。
崇禎帝聽聞張好古欲設立農科,龍顏大悅,毫不猶豫地滿口應承下來,並准予其正式設立農科。話題一轉,崇禎帝提及了研究院下轄的綜合學院。突然之間,崇禎帝像是想起了什麼重要之事一般,眉頭微皺,開口詢問道:“那張愛卿覺得由何人來教授這些課程較為合適呢?”張好古趕忙拱手作揖,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此事還需仰仗朝廷之力大力支援啊!微臣不才,如今正忙於編寫農學教材,且已接近尾聲,但最為關鍵的還是師資力量匱乏,尚缺少眾多優秀的授課老師啊!”
就在此時,一旁的徐光啟輕撫著自己那花白的鬍鬚,心中暗自思忖起來。他看著眼前這位年輕有為的張好古,臉上不禁流露出欣慰之色。想當年,張好古初入士林之時,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然而時至今日,他已然憑藉自身才華出版了好幾本著作。單從這一點來看,張好古在儒林之中可謂是穩穩地站住了腳跟。不僅如此,其所創作的詩歌更是廣受讀書人的追捧與喜愛,一時之間聲名遠揚。徐光啟越想越是欣喜,只覺自己這個小弟子當真沒有辜負他多年的教導和期望。弟子越出息,老師越高興。徐光啟也是如此。
張好古告訴皇上,研究學院在春天開學,到時希望皇上前去訓話。
:()學名張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