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的小詩。
粗讀了一遍。
Emmmm。
啥也沒讀出來!
中學時代的美文賞析,好像也沒這麼累吧?!
果然,都還回去了!
算了!
還是等小學一年級當語文課代表的韓正一有空了,讓他親自賞析吧!
……
於是,江寧把話題扯回自己的作品上——
“話說”
“你看的時候,篇幅是不是太冗長讀著很累”
“細節放大太多需要收斂”
“有這種感覺嗎”
……
幾分鐘後,查查回覆道——
“沒有哎”
“我覺得收放還是挺好的”
“過渡也很自然”
“很多文學名著”
“細節描寫得更細膩”
“簡直到了心理學或者哲學研究的地步”
……
“確定沒有講了好多好煩的感覺嘛”
“我讀第20遍的時候”
“覺得廢話有點多”
“細節多餘”
“打算把伏筆部分保留”
“其餘部分全部變成插敘”
“不在開頭直接定生死”
江寧此時敲出的每一個字,如同一位學者,在做學術研究一樣,嚴謹認真,仔細斟酌著,她人生的首部驚悚懸疑大作——《單向喜歡是一個人的狂歡》,是否具備足夠的戲劇張力。
……
“我覺得吧”
“你就信馬由韁地寫下去”
“先不用老是回頭看”
“老是咀嚼”
“就跟拍電影一樣”
“所有的鏡頭都拍完之後”
“再做剪輯的工作”
……
“那你整體什麼感覺”
“瑪麗蘇?無腦爽文?”
……
“青春文學”
“有種夢迴高中的感覺”
……
“小時代?”
……
“哈哈哈”
……
“低幼?”
……
“不是”
“其實更像以前女作家的青春文學”
“那女作家叫什麼來著”
“想不起來名字了”
……
“去找來~”
……
“張悅然”
“還有好像叫”
“安妮寶貝”
“吧”
……
“oK,她是什麼感覺?”
……
“就是對男女情事的描摹很細膩,不管是心理還是對話,文風輕鬆灑脫,偶有詼諧偶有傷感,讀起來很有代入感,很好讀”
“你剖析剖析我呀”
“都是我叭叭一直在說”
……
是啊!
韓正一你人呢?!
快給人家賞析一下啊!
……
酒過三巡,韓正一如廁的功夫,打了個噴嚏,順便瞅了一眼微信。
江寧啊江寧!
我欠你的啊?!
一個區的酒局不放過我!
一個教了幾百遍的九漏魚也不放過我!
果然,叫這名兒的,就是難得安寧!
……
韓正一耐著性子,長按微信底部欄的“按住 說話”,打了個嗝,緩緩說道——
“這首詩可以看出來,那個自詡有一些閱歷是吧?
自詡見過一些風景,然後內心就是充滿騷包,又想要之前買的那個新品,躍然紙上。”
……
江寧轉文字後,看不太懂,於是引用語音條,秒回一句——
“買新品?啥意思”
……
“想要顯擺的那個心情”
……
江寧沒看懂韓正一的意思,繼續引用剛才的語音條,追問——
“他非讓我剖析他,那我發給他?”
……
韓正一若有所思地打字——
“嗯”
“他也渴望被認同”
“老登嘛”
“都一個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