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基因變異(1 / 2)

單月紅的實驗室正處於司晨實驗室的斜對角,在李弋實驗室的正對面。

所以身在司晨實驗室的李弋,能清楚的看到單月紅手臂上的抓痕。

即使被清水不斷沖洗,血液依然在流。

被喪屍抓過的傷口是沒有凝血功能的,單月紅無疑是被喪屍給抓傷了。

“她沒救了”,李弋心中下了結論。

單月紅也知道自己的處境,同事的下場歷歷在目,她隨時可能會變成外面那種吃人的怪物。

他們都是研究員,能隱隱猜到導致人類變異的,應該是一種能夠透過血液傳播的病毒。

所以單月紅不停的清洗著傷口,祈禱病毒還沒有進入她的身體,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將其清除。

李弋搖搖頭,“沒用的”,她說。

上一世他們研究了整整三年,可是一直無法找出喪屍病毒的抗體。

因為“抗體”根本就不存在。

喪屍病毒,其實是一組全新的基因子碼,是由人類從未見過的兩種鹼基“S-N”所組成的鹼基對。

這組鹼基對進入生命體之後,會快速自行拆分,成為兩個獨立的子碼“S”和“N”。

其中一個子碼會與生命體的其他鹼基重新組合,同時,另一個還未與鹼基結合的子碼會立即消逝死亡。

與鹼基重新組合的子碼,會強勢改變生命體的dNA分子結構,使被感染的生命體產生新的基因鏈,末世的人類將這種改變稱為“基因變異”。

發生基因變異的生命體,體內會凝聚出一個“晶核”,晶核也是基因變異的標誌。

基因變異的方向有兩種,一種是“S型變異”,另一種是“N型變異”。

基因鏈被子碼“S”侵入後,生命體就會發生“S型變異”,“S型變異”所產生的晶核存蓄於生命體的大腦內部。

S型變異的生命體角質功能會得到強化,導致其牙齒、指甲或者犄角等角質結構變得更加堅硬鋒利,而且這些角質中會產生“S-N”所組成的鹼基對,成為具備感染能力的病毒。

而且發生S型變異的生命體,體內紅細胞也會被快速消耗,然後它就會渴求更多的紅細胞,以至於大腦完全被“S型病毒”支配,從而無差別攻擊其他生命。

S型變異生命體以進食的方式獲取紅細胞的補充,和電影中的喪屍差不多,所以“S型變異”被稱為“屍變”,屍變的生命體也被稱為“喪屍”。

被喪屍咬傷或抓傷的生命體,會被其角質中的病毒感染,繼而發生變異。

而“N”型子碼與生命體的基因鏈結合之後,所產生的的新型基因,則不會損害生命體的大腦,這種變異所產生的晶核存蓄於心髒。

N型變異還能將“生命體”隱藏的基因能力完全展現出來,使生命體獲得自身所潛藏的“異能”。

然而,大部分生命體並不具備隱藏基因,所以即使有幸發生“N型變異”,也不能獲得“異能”。

唯一的好處就是其基因不能再與子碼“S”相結合,換句話說就是能夠免疫喪屍病毒。

可是擁有隱藏基因能力的生命體,發生N型變異後就會獲得異於常人的能力。

只要能激發自身異能,那麼你就是末世頂端的存在。

有些異能是控制自然界中的元素,也有些異能是身體產生變異,或是長出翅膀、或是身軀能變成某種物體。

總之,“N型變異”所產生的異能多種多樣。

人們將“N型變異”定義為“進化”,發生了N型變異卻沒有激發異能的生命體被稱為“免疫者”,而激發了異能的生命體則被稱為“進化者”。

也正因如此,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進化”,即使不能獲得異能,也能免疫喪屍病毒,好處多多。

可是,能發生N型變異的子碼“N”,僅能與一種特定的基因序列相結合;

而S型變異卻是來者不拒,可以適配各種基因序列;

簡單來說,“S”比“N”更快也更容易侵入生物基因,因此“N型變異”的機率不足“S型變異”的萬分之一。

沒有人會拿自己的生命做實驗,所以沒有人願意被喪屍所傷去搏取萬分之一的進化機率。

上一世李弋在發現“S-N”的鹼基對之後,她就一直在找將“S”與“N”拆分的方法。

最後,在喪屍大腦的晶核中找到了一種“裂解酶”,經過數百種裂解的方式之後,李弋才成功將“S-N”拆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