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這個我知道,那林長風豈不是世子夫人的表弟?”
“林長風,我也聽說了,他不是和秦王之子桓瑛並稱為京城雙璧,他十二歲也考得了舉人,他父親是林探花。”
貴婦們來公主府也不是專門過來聽寧陽長公主絮絮叨叨說的家事,她們出來也是社交了,順便打聽打聽哪家女兒還沒有出嫁,還有你家的小子公子又考中了什麼功名。
林長風如今在京城赤手可熱,年紀輕輕就是舉人,他是個相貌英倫,溫潤如玉的世家公子,祖上三代為官,父親是探花,外祖是閣老。
“只是那林家放出聲來。說他們家公子不宜早娶,還想著讀完書得了進士之後再娶。”未必覺得可疑,再等幾年,她們的女兒侄女外甥女年紀也大了,那裡還等得了。
“那秦王府,你們有誰去打聽過了。”也有人對桓鳴近期晉封為秦王感興趣,想與秦王府走動走動。
“快別提了,那秦王妃幾乎都不見客,常年在城郊外修道,秦王殿下幾乎吃住在軍營裡,他們王府裡面正經的主子就只有桓十三一人。”她們婦道人家那裡好去拜訪。
“真是怪哉!”封王之後,桓家依舊深居簡出,不與達官顯赫走動,秦王妃也不主動融入京城的貴婦圈。
“我聽說桓瑛大病初癒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被奪舍了。”有貴婦悄悄的問。
“是真的嗎?”她們這些侯府大戶本來就很信神鬼之說。
“你們說也真是奇怪,他們王府怎麼叫他二公子?莫非秦王還有這個庶出的長子。”
寧陽長公主自然也聽到那些貴婦人的談話。
十二歲中舉人有什麼了不起,有本事他十六歲中進士。
他的兒子小,七和平時在書院裡比不上那個泥腿子出生的桓瑛就算了,還比不上林長峰。
“那桓瑛祖上只不過是泥腿子而已,他進書院讀書的時候他父親還不是個萬戶侯呢,他怎麼能越過我兒。”寧陽長公主越想越氣。
“長公主,你莫氣,我看那懷疑桓十三那小子不過是運氣好才連續考上,我看她到了殿試,就沒有那麼好運氣了。”貼身嬤嬤趕緊勸道。
一聽到這個寧陽長公主就更加生氣,他的小兒子小齊侯甚至連鄉試都沒有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