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齊王府的花園內,雖然已近中秋,但依舊繁花似錦,一派生機勃勃之景。邀月郡主秦瀟冉,身著蘿衫輕衣,宛若春日裡的一抹清風,悠悠然漫步於花間小徑。微風拂過,衣袂飄飄,宛如仙子臨世,清麗脫俗。
此刻,她正靜立在一株盛開的花兒前,凝視著那嬌豔欲滴的花瓣,思緒卻早已飄向了遠方。忽聞身後婢女輕聲細語,說起了近來滿城風雨的謝六問道劍門之事。
秦瀟冉聞言,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漣漪。她想起了那日在破廟之中,正是謝六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身姿矯健,刀法高超。那一刻,她彷彿看到了黑暗中的一束光,溫暖而明亮。謝六的英勇無畏,深深印在了她的心中。
又憶起京都外金塔寺的那次相遇,本是佛門淨地,卻因一場誤會,而充滿了尷尬與羞辱。那時,謝六因故前來金塔寺,卻不料遭遇了父王的冷言冷語。父王以權勢壓人,對謝六百般羞辱,令她心中痛楚難當。她深知謝六並非池中之物,卻因出身卑微而受盡屈辱,這世間的不公,讓她心中充滿了無奈與憤慨。
秦瀟冉在王府的日子,如同流水般靜靜淌過,無波無瀾,卻在不經意間,被一縷莫名的情愫悄然攪動。她行走在熟悉的小徑上,周遭的一切似乎都未曾改變,那青磚古瓦,那柳絮輕揚,還有那偶爾傳來的孩童嬉笑聲,都如往昔一般溫馨而寧靜。然而,在她的心田裡,卻不知不覺間種下了一顆名為“謝六”的種子,這顆種子無聲無息,卻生命力頑強,悄然間生根發芽,佔據了她的整個思緒。此刻,站在花園之中,秦瀟冉的心中百感交集。她既感激謝六那日的救命之恩,又無奈父王對謝六的羞辱之舉。她深知,這世間之事,往往並非黑白分明,而是充滿了複雜與糾葛。而謝六的命運,也如同這花園中的花朵一般,雖美麗卻脆弱,隨時可能遭受風雨的摧殘。她暗暗祈願,願謝六能夠在這紛擾的江湖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而在那遙遠而紛擾的塵世一隅,謝六,這位對京都繁華與紛爭一無所知的旅人,彷彿一片隨風飄落的孤葉,最終被命運的洪流輕輕擱置於燕州白蘭城的百草堂中。他在昏沉與夢境交織的迷霧裡徘徊了整整五日,方才如破繭之蝶,緩緩睜開那雙略顯迷茫卻又透著堅韌的眼眸。醒來時,世界於他而言,仍是一片虛弱的模糊,身軀如同被抽離了筋骨,軟綿綿地倚靠在床榻之上。
柳楠在謝六醒後來了一封書信,穿越千山萬水,雖不知有多少真心,但帶著溫厚的慰藉與堅定的承諾,悄然落在謝六枕邊。信中言,燕州知府之事,已另有妥善安排,無需他掛懷憂慮,只囑他安心養傷,待身體痊癒,再踏歸京之路。字裡行間,盡顯深情,讓謝三都產生了錯覺,還以為前半生的生活是場夢,柳楠此時對他的關懷才是真的。
謝六嗤笑一聲,不再去想,讓歇就歇著唄。
而徐文,在他甦醒的那一刻,被柳楠秘密調遣,不知所蹤。
於是,在這白蘭城內,百草堂的一隅,謝六彷彿與世隔絕,外界的風雲變幻,於他而言,不過是書頁間偶爾躍動的塵埃。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沉浸於那堆積如山的雜書之中。從古籍典章到野史趣談,從醫藥草本到奇門遁甲,雖然是純純打發時間,但謝六卻樂此不疲。
就這樣,謝六在百草堂中,一待便是半個月有餘。他在這靜謐的小天地裡,默默恢復著力量,等待著那一天,當著想拔刀的人面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