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帝心難測(1 / 2)

正午時分,陽光斜灑在金碧輝煌的御書房內,將每一寸空間都鍍上了一層耀眼的金輝。皇帝端坐於龍椅之上,眼前堆積如山的奏摺中,尤以刑部與吏部聯名提交的、為御前侍衛謝六求情的摺子最為引人注目。他的眼神在戲謔與深沉間遊走,彷彿能洞察每一份奏摺背後的風起雲湧。

“朕怎麼不知,朕的御前侍衛竟有如此廣泛的人緣?”話語間,皇帝的語調帶著幾分感慨,卻又暗藏鋒芒,如同春日裡乍暖還寒的風,讓人心生寒意。內官與外臣之間的界限,歷來是皇權穩固的基石,任何越界的舉動,都可能成為風暴來臨前的預兆。

大內御前侍衛總管商直,聞訊匆匆行禮如儀,言辭懇切:“啟奏陛下,謝六與朝臣之間並無私交,微臣已詳加查證。實則,乃是昔日越平郡王一案,讓謝六與馬懷洛大人、李若雲大人結下了不解之緣。此番奏章,皆是二人費盡心力,或許還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為謝六所求。”

提及馬懷洛與李若雲,這兩位朝中的清流名士,皇帝心中的不滿稍微退去,轉而對謝六生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能讓這些自視甚高的清流之士,為了他而不惜顏面,這小子,倒是有些手段。”皇帝沉吟片刻,語氣中帶著幾分玩味。

商直見機行事,連忙附和:“皆是因他常伴陛下左右,耳濡目染之下,或許也學到了陛下的一些智慧與謀略。”此言一出,皇帝不禁啞然失笑,手指輕輕一點商直,隨即轉向一旁正埋首於奏章的阜陽王,問道:“你府中的成無柳,又是何許人也?竟能將劍門逼得永久封山,此等壯舉,實屬罕見。”

阜陽王不敢怠慢,連忙將謝六與成無柳之間的淵源,以及成無柳的種種事蹟,一五一十地向皇帝稟報。聽罷,皇帝的聲音裡透出一股不易察覺的寒意:“如此人才,皆出自柳家,看來,這柳家真是臥虎藏龍之地啊!”

言罷,皇帝的目光如刀,直射向商直:“你還不快去,多向朕的兵部尚書請教。”

商直聞言,連忙應承,退出御書房,心中已盤算起如何調動人手,對柳家展開一場悄無聲息的調查。

待商直匆匆退下,偌大的御書房內,只剩下皇帝與阜陽王兩人。陽光透過窗欞,斑駁地灑在地板上,卻似乎照不進這權力的深淵。

皇帝的目光緩緩轉向阜陽王,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召兒,你說這些朝臣,一個個都忙著給謝六說情,怎麼就沒見有人提一提朕的冉兒呢?”

阜陽王心中一凜,他深知皇帝口中的“冉兒”,乃是皇帝最寵愛的齊王府的小郡主,平日裡也是端莊溫婉,深得皇帝歡心。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皇帝的臉色,斟酌著言辭:“冉兒乃皇族貴胄,其榮辱獎懲,自當由父皇聖裁。朝臣們豈敢妄議,更不敢隨意說三道四。”

皇帝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哦?皇族之事,當真便是朕一言而定?召兒,你也是這般認為的嗎?”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彷彿能穿透人心,讓人無法直視。

阜陽王心中一緊,連忙行禮,語氣堅定:“天下之事,皆遵聖命!兒臣自當謹遵父皇教誨,不敢有絲毫懈怠。”他的額頭已滲出細密的汗珠,顯然,皇帝的這番話,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皇帝看著阜陽王緊張的模樣,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朕希望你真是這麼想的。多等等吧,等朕的決定。別像你那做太子的哥哥一樣,讓朕失望。”

這句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阜陽王的心上。他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眼中閃過一絲驚恐與不甘。太子之位,一直是他心中的執念,也是他為之奮鬥的目標。然而,此刻從皇帝口中說出,卻如同一道冰冷的判決,讓他如墜冰窖。

他強忍著內心的翻湧,再次行禮,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兒臣……遵命。”

御書房內,再次恢復了平靜。但這份平靜之下,卻隱藏著暗流湧動。皇帝的目光深邃而複雜,彷彿能洞察一切人心。而阜陽王,則在這目光的注視下,緩緩退出了御書房,心中卻已翻江倒海,難以平復。他知道,從今往後,他必須更加謹慎,更加努力地表現自己,才能在這權力的遊戲中,贏得一席之地。

宗人府雖然收了邀月郡主,但卻未曾苛待她,衣食住行除了不能出宗人府,都與在齊王府無異。

只是秦瀟冉的身體卻一天比一天消瘦,她那原本圓潤的臉龐如今已變得瘦削,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憂慮。自從謝六身受重傷,自己被關進宗人府之後,秦瀟冉便整日憂心忡忡,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著他的安危。

她四處打聽謝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