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清晨。
門前的街道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花籃。有些花籃上綁著的紅緞帶隨風飄動,有的花籃旁還立著寫著“生意興隆”的紅紙條。
小玉正忙著把這些賀禮一一登記造冊。
“掌櫃的,您瞧這些花籃,都快擺到對面布莊門口了。”
小玉一邊寫一邊笑道。
沈清歡站在茶鋪門口:“把這些花籃排整齊了,讓過路的人都看見。”
街上行人越來越多,不少人駐足觀望。茶鋪門前擺著兩排紅漆桌椅,每張桌上都放著一套精緻的茶具。
幾個穿著青布短衫的夥計正在擦拭桌椅。
“來來來,今天開業,免費品茶。”趙伯站在門口招呼客人。
一個身材瘦高,穿著綢緞長袍的男人走進店裡。
他就是京城有名的茶商趙掌櫃,專門開了一家賣江南名茶的鋪子。
“沈掌櫃,恭喜開業。”趙掌櫃遞過一個紅封,“這是一點心意。”
沈清歡接過來:“趙掌櫃太客氣了。”
“應該的應該的。”趙掌櫃四下打量,“這裝修不錯,比我那鋪子還氣派。”
正說著,店裡響起一陣琴聲。琴聲清越動聽,引得不少客人抬頭望去。
在二樓靠窗的位置,一個女子正在撫琴。她穿著淺紫色褙子,頭上簪著一支白玉簪子,五官精緻。
這是京城有名的琴師杜若,在秦樓楚館裡專門教琴。
沈清歡特地請她來助興。
“這位是...”趙掌櫃問道。
“杜姑娘,京城最有名的琴師。”沈清歡說,“今天特地請她來表演。”
趙掌櫃點頭:“沈掌櫃果然會做生意,這一手玩得漂亮。”
“趙掌櫃說笑了。”沈清歡笑道,“我這就讓人給您上茶。”
她轉身吩咐小玉去取茶。這時,又進來兩個客人。
一個是城南布莊的老闆娘張氏,四十多歲,穿著月白色褙子,戴著一對翡翠耳環。
另一個是綢緞莊的少東家孫德,二十多歲,穿著藏青色長衫,腰間掛著一塊玉佩。
“沈掌櫃,聽說你開業,特地來捧場。”張氏笑眯眯地說。
“張掌櫃能來,是我的榮幸。”沈清歡把人讓到靠窗的位置,“今天新開的龍井,您一定要嚐嚐。”
孫德環顧四周:“沈掌櫃,這價格定得不低啊。”
“孫少爺說笑了。”沈清歡說,“開業第一天,所有茶葉都是八折。”
“八折?”孫德驚訝,“這可比茶行會定的價格低多了。”
張氏笑道:“沈掌櫃這是要把其他茶鋪的生意都搶了啊。”
沈清歡給兩人倒茶:“張掌櫃說得是,我就是要搶生意。”
這時,外面又來了一群人。領頭的是個三十多歲的男人,穿著青色直裰,手裡拿著一把玉骨扇。
這是茶商公會的會員劉朝,專門在各地收茶葉。
他身後跟著幾個夥計,每人手裡都拿著賬本。
“沈掌櫃。”劉朝一進門就說,“我要訂一百斤龍井。”
店裡一下子安靜下來。一百斤龍井,這可不是小數目。
沈清歡笑道:“劉掌櫃要多少,我給多少。”
“這麼大的生意,得喝杯茶慶祝一下。”劉朝坐下來,“聽說掌櫃的請了杜若來獻藝?”
沈清歡點頭:“劉掌櫃要是喜歡,我讓她給您彈一曲。”
“好啊。”劉朝開啟扇子,“就彈一曲瀟湘水雲如何?”
杜若的琴聲響起,悠揚婉轉。店裡的客人越來越多,有些人是衝著杜若來的,有些人是聽說茶葉便宜來的。
不一會兒,店裡就坐滿了人。
“掌櫃的。”小玉跑過來,“龍井快不夠了。”
沈清歡說:“去庫房再搬兩箱。對了,把碧螺春也拿出來。”
正說著,外面又來了一個人。這是城東最大綢緞莊的掌櫃盧老闆,年過五旬,穿著青色直裰,頭上戴著玉冠。
他一進門就說:“沈掌櫃,我要訂二百斤茶葉。”
“二百斤?”劉朝放下茶杯,“盧老闆這是要和我比?”
盧老闆笑道:“劉掌櫃說笑了,我這不是看沈掌櫃生意好,想捧捧場嘛。”
沈清歡讓人給盧老闆上茶。這時,門外又傳來一陣喧譁。
原來是城南的糧商董老爺來了,他一口氣訂了三百斤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