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舒玥跑了幾天銀行,終於把貸款辦了回來。
“老闆,銀行放款了!咱們的員工總共往建設銀行存了800多萬,銀行這次給咱們放款560萬,我們馬上就可以採購裝置和原料開始生產啦。”
連舒玥興奮地跟張為民彙報道。
張為民點點頭,他拿來一張紙,開始給連舒玥算一筆賬:
按他原來估算,錐螺紋套筒按不同規格,每套的市場價大約3~15元不等,平均價格8到10元,他以市場價的一半銷售,那就是4~5元,他的生產成本大約1塊2到1塊5。
560萬的貸款看似不少了,但是總體算下來,實際上並不多。
因為建築行業的回款週期普遍比較長,最理想的狀態也得有一個月的賬期,普遍要達到三個月以上。
因此,為維持可持續的生產銷售,這筆資金的大部分要留作原材料的備貨金,這個至少需要留足三百萬。
另外,至少要留足三個月的人員工資開支,目前廠裡職工共400人,工資加績效獎金加社保費用,每個月至少要40萬元,三個月就是120萬。
這兩項加起來就420萬了。還要考慮電費開銷,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錢,還有其他耗材、備件等必要的流動資金,每個月至少也得三四十萬。
“這麼算來,根本就沒有采購裝置的資金!”
連舒玥皺著眉頭。
這時,洪大牛從外面跑進來:
“老闆,外面來了幾十個工人,是礦山機器廠的,他們想問問咱們公司還招不招人了。”
張為民思索了一下說道:
“咱們公司現在人員已經招夠了,暫時不需要了。”
“哦,那我告訴他們,不需要人了,讓他們回去吧。”
洪大牛正準備轉身要走,又被張為民叫住。
“等一下,我出去看看。”
張為民走到大門口,看到外面站著二三十個穿著礦山機器廠工服的工人。
“工友們,我是張為民,是為民機械配件公司的負責人。”
一個帶頭的年齡稍大的工人往前走了幾步,對張為民說:
“張廠長,我們是礦山機器廠的工人,我們聽說你這裡招了機械配件廠和鋼鐵廠的三四百號人,我們想問問你,你們還招人嗎?我們廠也有兩百個將要下崗的工人。”
張為民握住他的手說道:
“老師傅,實在不好意思,我們這裡人員已經招滿了,暫時不需要了。”
工人們開始騷動起來:
“哎呀,這可怎麼辦啊,咱們知道得晚了。”
“是啊,我家這上有老下有小的,要是沒了工作,這可怎麼辦呢。”
“唉!誰家不是啊。”
張為民看著這些工人,心裡也有種說不出的酸楚。
可是,他現在的400號工人的日常開支已經很大了,他目前也沒有能力再多接納工人了。
但他突然想到,礦山機器廠是有能力生產各種機床的,如果把他現在需要的各種機械裝置交給他們做,那這些工人不就有活兒幹了,起碼可以緩解一下他們的焦慮。
張為民問道:
“老師傅,我聽說你們礦機廠有生產製造機床的能力,是不是?”
老師傅說道:
“是啊,普通的機床我們都能做,太高階的那種數控機床我們還做不了。”
“普通的就夠用了。這樣吧,你們先回去,我明天去找你們的廠長談談,如果可以,我把我們這裡需要的各種機床都交給你們生產,這樣你們不就有活兒幹了嗎,就可以把下崗的時間再往後拖一拖,到時候我這裡生產規模擴大了,你們就可以都來我這裡上班了,你們說怎麼樣?”
工人們紛紛點頭,雖然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這也算是當下最好的一種安排了。
工人們離開後,張為民心想,即使是把生產機床的任務交給礦機廠做,可是我現在沒有錢支付給他們。
礦機廠目前日子也不好過,讓他們墊資生產,估計是實現不了。
這個時代,融資租賃業務還沒有發展起來,整個行業規則還不完善,早期幾家試水的擔保公司或銀行都鎩羽而歸。
本著逮住一隻羊身上薅羊毛的原則,這個時候還得依靠銀行。
但是,在找銀行之前,張為民還是得先找礦機廠的廠長洽談。
張為民並不認識礦機廠的廠長,如果有人能引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