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
連舒玥帶著文秋影來到張為民辦公室。
“老闆,你看誰來了?”
“喲,文記者,歡迎,歡迎!”
張為民立即起身迎接文秋影。
文秋影長髮披肩,戴著一副金絲眼鏡,顯得溫文爾雅。
“張老闆,許久不見,你的事業真是一日千里啊!”
張為民謙虛地笑道:
“文記者,過譽了!快請坐!”
文秋影將頭髮甩到背後,優雅地坐到沙發上。
“實在不好意思,張老闆,上次採訪過您之後,我很快完成了專題報道的稿件,但是沒能在我們的報紙上發表,主要原因是我的稿件被我們總編卡了下來。”
張為民沏了兩杯茶放到文秋影和連舒玥面前,微笑道:
“我猜,你們總編是不是覺得,我這麼一個初創的民營小公司的老闆,沒有什麼報道的價值,說不定幹上幾個月公司黃了,老闆跑了,最後留下一地雞毛,你們報社無利惹得一身騷?”
文秋影掩口輕笑道:
“張老闆真的是睿智啊。我們總編雖然原話不是這麼說的,但大概意思差不多。”
張為民點點頭道:
“文記者,這次請你來,是想請你再為我寫一篇專訪。但是這次你也看到了,我的公司今夕不同往日。前段時間,我向同濟大學捐助了一千萬元,同濟大學為此專門成立‘為民科學基金’,用於表彰和獎勵同濟大學在科研方面取得成績的科學家們,同時我也被同濟大學聘任為榮譽教授。”
說著,張為民從書架上拿下聘書遞到文秋影手裡。
文秋影接過聘書,看著上面的內容不住地點頭道:
“張老闆,我可以拍張照嗎?將來把它作為插圖放在專訪裡,這樣會讓專訪的內容更有信服力!”
張為民道:
“當然可以!”
張為民又拿出幾張照片遞到文秋影手裡:
“這幾張是我跟同濟大學校長還有土木工程學院的教授們的合影。另外,我們為民能源公司已經和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地質資源與採礦工程專業實驗室達成協議,我們將和同濟大學合作研發煤層氣的開採技術,這對於提升我國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變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還要在本地新建一座新能源科技大樓,為同濟大學的科研團隊提供舒適的科研和生活條件!”
文秋影接過照片,一張一張地仔細翻閱著:
“張老闆,這些照片可以借給我用幾天嗎?”
張為民道:
“當然可以。另外,我們為民能源從今年起,將斥資六千萬元,在一年時間內,將我們下屬的三個煤礦進行全面的裝置更新和技術改造,同時升級煤礦工人的職業健康保障制度。這些全部完成後,我們的三個煤礦將成為全省技術最先進,制度最先進的煤礦!”
文秋影不停地在她的筆記本上記錄著。
“張老闆,這次要寫專訪的話,內容確實比上次豐富得太多了,我想這次我們主編總不會再拒絕我發稿了吧!”
張為民笑道:
“光是內容豐富還不夠,我再給你個讓他無法拒絕的理由。你們頭版整版刊登廣告的話,要多少錢?”
文秋影扶了扶眼鏡道:
“這個具體我不太清楚,我估計每天要四五萬吧,我回去跟我們廣告部的同志諮詢一下。”
張為民道:
“不管多少錢吧,你跟你們主編談,就說如果可以發表對我的專訪,我們為民能源公司要買斷你們頭版整版的廣告一個月。對我的專訪要佔滿第二版,第三版,費用不設上限!”
“豪橫!張老闆,你就等我的好訊息吧,我們主編肯定沒有勇氣拒絕這麼一大單業務的!”
……
幾天之後。
遼城日報的頭版整版刊登了為民能源公司的廣告,一篇題為《時代先鋒人物——同濟大學榮譽教授張為民先生和他正在崛起的能源帝國!》的個人專訪,佔領了報紙的第二版和第三版……
很快,張為民和他的為民能源公司,成了整個遼城的熱門話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辦公桌上,書報架上,都是為民能源的廣告和張為民的個人專訪……
張為民成了遼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風雲人物,一時間風頭無兩。
這樣的報道如果只是持續一兩天,那麼熱度很快就會過去,但這次是連續一個月的資訊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