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宋軍是個漢子,仗義。
接下來不僅不虧,還能幫襯宋軍上百個兄弟,那就是上百個家庭啊。
不過李傑話說的很清楚。
“公司是宋軍兄弟一手創辦起來的,到什麼時候都是他的。”
“暫時轉到我名下,方便我統一管理,等他出來還是轉回給他。”
“其他的就不多說了,以後事上見。”
李傑透過宋大成,和宋軍完成了公司轉讓的手續,正式派人接管。
工人們已經在李傑派去的人手底下工作了一段時間,對此沒有牴觸,自然而然便完成了過度。
事後高祈年和李傑說起這件事,把他好一通誇。
“傑子,這事你辦的仁義。”
“我就說我眼光好,沒有看錯人。”
李傑接手宋軍的公司是出於善意,但主動提出等他出來把公司還給他,卻並不全是這個原因。
“宋軍手下那幫工人,都是一個村的,甚至還沾親帶故。”
“等他出來只要他還幹這行,這些人都會回去跟著他幹,我要個空殼公司有什麼用?”
“還不如大方點,轉回給他算了。”
理是這麼個理,但真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說完公司的事,高祈年問起做廣告的事有沒有著落。
“實在不行你找我爸幫幫忙,他認識的人多,沒準就有能用得上的。”
不用高祈年提醒李傑也知道,憑“高市長”這三個字,想在廣告排期上插個隊易如反掌。
但他不能這樣做。
“這點小事也求高叔出面,我這生意也別做了,找個高幹千金入贅不是更省事?”
“你別管了,這事我有主意。”
李傑還真不是說大話,他的確已經想出做廣告的辦法了。
電視臺進不去,報紙需要排期,大不了就多僱幾個人上街發傳單唄,只要能達到廣而告之的目的就行。
這個時代的宣傳遠沒有二十年前那麼鋪天蓋地,李傑僱的人穿著統一的服裝,提前進行過簡單培訓,介紹起公司情況張口就來,還真引起不少關注。
一些打算自建房的業主,紛紛打電話諮詢,甚至提出想看看之前建過的房子。
這個要求給李傑提了個醒,馬上在省城郊區買了塊地,建起樣品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