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燕想問清楚,李傑對她有沒有什麼想法,轉身卻沒有看到李傑的身影。
李傑在車上思考一路,到鎮上先去找薛建國。
“薛叔,我想在城裡開個鋪子,您要不要合夥?”
當初他最艱難的時候,薛建國沒少幫他,有了掙錢的生意,他肯定也不能忘了薛建國。
再說他還要照管養殖場,分身乏術。
“這邊鋪子交給寶泉兄弟看著,您管著城裡的鋪子,還能照應一下海燕,來年海燕考上大學,寶泉兄弟也熟練了,您再跟他換換,只是您得辛苦這一年。”
寶泉聽說一年後讓他管城裡的鋪子,頓時眼前一亮,極力勸薛建國答應。
薛建國倒不是不想答應,只是覺得僱人就能辦的事,李傑卻要和他合夥,顯得他佔小輩的便宜。
不過轉念一起,如果薛海燕和李傑真成了,城裡的鋪子就給海世當嫁妝,還是李傑的,這樣一想就坦然多了,當即點了頭。
李傑行動力驚人,頭天說要在城裡開鋪子,第二天就跑去城裡考察,找合適的地段租門面,不過一星期就把招牌掛上了。
正巧一位大爺介紹的客人要買兩對兔子,李傑送上門,順便把名片又散了一回。
這次可不是手寫的紙條了,而是實打實的名片。
在一些大城市,名片司空見慣,在相對閉塞落後的北方城市,還是個稀罕物,李傑跑了大半個城市才找到一家能定製名片的。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名片,就是身份的象徵,不比以後的大牌包、高訂差多少。
如果開家列印社,肯定也能掙錢。
或者說,此時百業待舉,只要腦子不太笨,做什麼都能掙錢。
為了送貨方便,李傑還找劉貴材買了輛二手的麵包車,稍做改裝,既能坐人又能送貨。
這年頭沒幾個人能買得起車,考駕照的少之又少,所以監管的也不嚴,基本交錢就能拿證,甚至李傑沒開口,人也沒到場,劉貴材就直接幫他把駕照辦回來了。
李傑少不得一感謝,問他辦駕照花了多少錢,還給他。
“什麼錢不錢的,就當給你的賀禮了。”
劉貴材十分大氣的擺手讓他不用提這事,又問他還需不需要別的。
“你這後生才多大,就自己把鋪子開起來了,以後肯定不得了。”
“缺什麼少什麼就吱一聲,別和我客氣,將來沒準兒我還要仰仗你呢。”
劉貴材是真的很看好李傑,和薛建國喝酒時再次感慨,自己沒閨女,不然怎麼著都得把閨女嫁給李傑。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薛海燕來看薛建國時,薛建國問她對李傑是什麼想法。
女兒家的心事怎麼好意思和父親說,薛海燕低頭不說話。
薛建國也不好追問,只是表明自己的態度。
“李傑那小子不錯,人品好,腦子也靈活,你也不小了,真對他有意思,就早點和你媽說。”
薛海燕自然是願意的,只是想到上次他來學校送東西,話都沒說幾句就走了,半點沒有留戀的樣子,又怕自己主動問,得到讓自己失望的答案。
“爸,等我高考完再說吧,我現在哪有這個心思。”
李傑開回輛麵包車,村裡頓時沸騰了。
這還不到一年時間,房子蓋起來了,還建了幾十間雞舍,這又把車買上了。
果然有出息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給李傑說親的媒婆絡繹,差點踩破李家的門坎。
外人看李傑多風光,只有他自己知道,租門面、裝電話、買車,三樣花了好幾萬,把他那點家底都掏空了。
車買回來卻不捨得開,加油也是要錢的,眼下生意還沒做起來,省一點是一點。
這年頭有電視的人家沒幾個,連打廣告都不好打。
李傑為了儘快開啟局面,印了一堆傳單,自己騎著腳踏車,大街小巷的跑。發傳單也不是發出去就算完,遇到看起來有興趣的,還要詳細介紹,甚至直接拉回鋪子參觀。
生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興旺起來,從最開始的門可羅雀,到後面基本每天都能賣出三十對左右。
一對五十,三十對就是一千五百塊錢,刨除籠子、房租、各項費用,一天的純利潤不低於一千。
一個月就是三萬!
李傑自己都被這個數字嚇到了。
薛建國更是覺得像作夢一樣。
“我以前只知道套野味賣個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