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祈年原原本本把高市長的話轉達給李傑,一臉懊惱的抱怨。
“我爸總說我這不懂那不懂,我問他他又不耐煩給我解釋,這怎麼能怪我呢,我就不信你懂。”
李傑不敢說自己明白高市長的用意,大概也能猜出七、八分。
“省裡的考察團對咱們林城的評價,可能關係到省裡的投入。”
“官場的事我們都不懂,也沒必要細想了,聽高伯伯的話總沒錯。”
既然高市長要求公司儘快開展業務,那就開展吧,可是手裡資金一共只有二十萬,而且買了兩處小平房,連二十萬都不到了。
這點錢怎麼開展業務?
李傑想了半天,總算想到一個可能掙錢的專案。
“開春後會有不少人結婚,就算不買新房,總得把老房子翻新、簡單裝修一下,要不我們拉個裝修隊,把這個生意攬下來?”
以前這種生意都是一個泥瓦匠帶兩個小工,自己接活小打小鬧。
李傑把算把這個專案做成產業化,在林城是個全新的嘗試。
“我怎麼沒想到呢。”
高祈年一拍腦門,又來摟李傑的肩膀。
“還得是你,腦子比我靈光多了,要不我爸那麼難搞的老頭都看好你呢。”
李傑被他說的哭笑不得,推開他讓他也別鬧著。
“你人脈廣,打聽打聽誰家要裝修,我們寧願不掙錢先打出個樣兒來,就當打廣告了。”
高祈年一口答應下來。
“這事好辦,我要是打不聽到,大不了就把哪個助理家重新裝修一下,我出錢,他們還有什麼不樂意的。”
雖然不贊同高祈年的辦法,李傑也不想糾結這些細節,打發走他之後,自己回村卻招人手。
幾乎每個村子都會有一兩個泥瓦匠,屋頭村也有,和李傑是本家,叫李寶庫,從十四、五歲上入了這行當學徒,到如今也有三十來年了,村裡的房子幾乎都是他帶人蓋的。
泥瓦匠、木匠互有聯絡,有活了大家一起幹,收入比單純種地高。
李傑拉李寶庫進公司,條件開的很優越,每個月給基礎工資之外,做活兒還給提成。
算下來比他單打獨鬥掙的多。
不過也提了兩個要求,一是質量一定得過關,二是去哪做活什麼時間做得聽公司指揮,不能無故曠工。
第一條李寶庫沒意見,畢竟他個人找活幹,質量不過關,主家也是不肯的。
對第二條要求卻有些不情願,自己做活時間都是自己定,處處受人管著,哪能那麼自在。
不等李傑再勸說,李寶庫的媳婦先把他訓了一通。
“讓你去做活掙錢,又不是讓你去玩呢,不管著你,你就磨洋工了?”
“老大剛娶完媳婦,老二眼看高中畢業也得說親,不多做些,指望媳婦自己從天下掉下來。”
當著晚輩的面,李寶庫被媳婦數落,臉上掛不住,唬著臉裝模作樣斥退媳婦,轉頭答應去公司上班。
李傑又請他幫忙介紹幾個辦事可靠的木匠、力工,他也滿口答應下來。
這邊剛和李寶庫辦完入職手續,那邊高祈年就拿回一摞訂單來。
“你說的沒錯,這段時間辦喜事的多,我隨便讓人一打聽,就拿回這麼多訂單來,訂金也交了,直接打進公司賬上了。”
李傑接過來翻看兩眼,頭疼無比。
有訂單是好事,只是公司剛起步,只有一個泥瓦匠一個木匠,這麼多訂單得做到什麼時候去?
但合同已經簽了,違約就得賠錢,李傑只能託李寶庫趕緊把相熟的匠人都找來。
好在工資給的不低,很快就找到幾個人手,李傑把他們分成幾個固定隊,派出去開始幹活,村裡不少年輕人都被招進公司當力工,能拿上固定工資了,都很感謝李傑。
裝修業務紅紅火火做了起來,李傑心裡明白,之所以能這麼順利拿到訂單,高祈年的身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別說原本就打算裝修房子,就算沒有這個打算,看在高祈年的面子上,花錢整一整,和他搭上關係也值。
既然如此,李傑更要把控好制量關,讓這些人覺得物超所值,把討好高祈年的行為,變成真正的生意。
這樣才不會給別人攻擊高祈年,甚至高市長的把柄。
第一套裝修好的房子交工時,受到業主的高度好評,不住口的誇質量好,裝修完感覺上了一個檔次。
與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