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殿之中。
何休與陳蕃相對而視,皆目光灼灼。
殿內群臣也屏息凝神的望向二人。
不同於後世,漢時朝堂的風氣,可以說是相當的開放,大臣們之間,互相辱罵、動手互毆的事情,那也是時有發生。
所以,對於辯經這種事情,倒也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
況且,此二人,一位是公羊學領袖,一位是清流黨人領袖,
他們之間的辯經,代表的是其身後兩個學派之間的鬥爭,自然是不容錯過的。
與此同時,帝座上的劉宏,看向二人問道:“何子、太傅,不知卿二人,誰可先言?”
陳蕃搶先開口道:“老夫痴長几歲,當可先言!”
“怎麼?仲舉兄這是想倚老賣老?”何休冷笑道。
“邵公兄此言差矣!”
陳蕃晃了晃腦袋,“正所謂長幼有序,由長者先言,乃是正理!”
何休:“哼,豈不聞達者為先?昔日孔子,尚以小兒為師,年齡不過虛詞而已!”
陳蕃不疾不徐道:“你我尚未辯明,邵公兄何以肯定,就一定比老夫強?”
“你……”
何休臉色一沉,右手下意識的就朝著腰間摸去,隨後才想起,自己的佩劍,在入殿之前已經交給了殿外的侍衛。
就在這時,王潛突然開口道:“何子、太傅,在下有一言,當講與否?”
何休點頭道:“可!”
陳蕃雖未說話,但也同樣點了點頭。
“辯經一道,牽扯甚廣,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憑二位的才學,便是辯上三五日,恐也難分勝負。
而今天子當前、朝堂之上,與其為了各自學說而辯,倒不如互糾錯惡如何?”
在王潛看來,文人相輕,那是自古以來便有的傳統。
兩個學派之間的互相辯駁,即便只是一個字,那也經常會引經據典的辯上半天,辯到最後,往往還是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正確,基本很難分出勝負。
與其這樣,倒還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咱們也不比誰更好了,就只比誰更爛!
如此一來,可謂是簡單明瞭、高下立判了!
聽到王潛的提議,何休與陳蕃盡皆皺了皺眉頭。
對他們來說,王潛這個提議,雖然簡單有效,但卻需要他們互相揭短批判,甚至是出言謾罵才行。
讓堂堂兩位不同學派的領袖,如兩個普通庶民一般去揭短互罵,他們面上也過不去呀。
就在二人遲疑之際,王潛繼續道:“二位都是一方名士,這等小事不如交給我等晚生後輩如何?”
“嗯,好。”何休搶先點頭道:“伯淵此議甚好!”
“既如此,那就依王大匠之言!”
陳蕃也點頭應了下來,然後將目光看向了那些清流官員。
那幾人互望一眼之後,劉矩挺身看向王潛,拱手道:“在下不才,可否向王大匠討教一番?”
王潛笑抬了抬下巴,“可以!”
“依貴學之說,九世之仇尤可報,此論未免過甚。
依在下來看,復仇固然無錯,但也只報當世即可,倘若世世不忘,其結果便是汝殺其人、其子便會殺汝、汝之子殺其子、其孫又殺汝子……
如此世世復仇,無窮盡也,子子孫孫終為仇恨所累,不知王大匠以為然否?”
劉矩目光灼灼的看向王潛,他的這番言語,可是早就準備好了的,自認為是無懈可擊。
只要王潛敢說半個不字,他劉矩自信有一萬種理由,可以將其駁到體無完膚。
迎著劉矩的目光,王潛卻是直接點了點頭,“嗯,你說的對,復仇這種事情,的確是無窮無盡的!”
呃……
聽聞此言,不僅是劉矩,就連何休及其他人,也不由愣了一下。
誰也沒想到,王潛居然直接點頭承認了劉矩的說法。
這算什麼?認輸了嗎?
就在人們詫異之際,卻聽王潛話鋒一轉:“所以,在下認為,在復仇的時候,最好還是將仇人全家殺的乾乾淨淨為好。
這樣一來,不就避免了子孫被仇恨所累嗎?”
嘶!!
隨著王潛話落,在場眾人,不禁齊齊倒吸了一口涼氣。
好傢伙,原以為你是主動認輸、放下仇恨了。
誰能想到,原來後面還憋著一個大的!
就連